240 发简信
IP属地:澳门
  • 同读庄子第十八天《应帝王》

    作为帝王应当“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终止于万象俱寂的浑沌境界,做到无为任化的绝妙意境,这样天下方能大治。 虞氏用仁爱来要结人心,虽然能使人心归顺,但未能高出...

  • 同读庄子第十七天

    “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确以善处盖鲁国,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孟孙才的母亲去世,他哭泣没有眼泪,心中不忧伤,守丧不哀痛,却被看成是善于处丧的人而闻...

  • 同读庄子第十六天

    “以天地为大炉,以道化为大治,恶乎往而不可哉”!我的理解是充分了解真实世界的复杂,不可控性,不妄图以计算,权谋去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从而顺应自然规律,真实,快乐的生活。 真实...

  • 同读庄子第十五天

    大自然赋予我形体,是让我生时勤劳,老时安逸,死后休息,所以我们应该把生死看成是美事。 人在生活工作中无时不在存在压力竞争力,什么时候可以安逸呢,唯有自己老的时候,也就所谓我们...

  • 同读庄子第十四天《大宗师》

    今天很烦,休息了两天,招待了两天,然后今天又去参加了一个应酬聚会,感觉很疲惫,写庄子就变成了压力与任务,无奈内心不想放弃,还有坚持了十三天了,还有就是不想被抱出去特别丢人,还...

  • 同读庄子第十三天

    鲁国叔山无趾拜见孔子,孔子嫌其不谨慎,犯法而遭受割去脚趾的刑法,叔山讲天是没有什么不覆盖的,地是没有什么不托载的,我将先生看成天地,难道先生仍然拘于形骸吗?孔子认为自己见识浅...

  •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庄子12 《德充符》之一

    近日天天读庄子,已进行到第十二天,心神特别明。想最初在4月17日开始与三十几位伙伴们共读庄子,两天进入《逍遥游》境界,四天翻越过《齐物论》认知理论的革命大山,一天领会养生宗旨...

  • 读庄子(十二)内篇•德充符(一)

    鲁国王骀故事读不甚清,唯“保全本初时的迹象,心怀无所畏惧的胆识”一句有所启发。本初及本心,这是我近年来一直要追究的问题,我来人世一遭,我将去向哪里?我要为社会创造什么...

  • 共读庄子12天《德充符》第一

    今日开始读《德充符》,德充于内,必然就要形之于外。一个人的容貌、言辞、器识,都是他“德”的标记,都是“德”的外在表现,这种表现称之为“符”。所以,有修养的人和没修养的...

  • 同读庄子第十二天(德充符)

    道德为首,充实于内,所有的事情应验于外内外达到高度统一,如同契约一样,这如同德休的最高境界。 许多修行的都在外表上下功夫,而德行之处则毫无可称赞的地方就好比形全德亏,如同外表...

  • 共读《人间世》第四

    今日读到的故事,两个讲树,两个讲人,皆是在谈无用实有大用,前面庄子在《逍遥游》中也有讲到有用无用,但感觉在《人间世》这里讲得更透彻。庄子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无用对于养...

  • 同读庄子第十一天

    读了两遍,书中的道理还是很难去完全理解或者说是认同,无用的栎树因为无用所以长寿?还是因为选择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地方再加上无用所以才保全自己不被砍伐伤害呢?从无用的角度能理解一部...

  • 同读庄子第十天

    以技巧角力,必定会有制定规则一方,起初会喜相邀,邀者必定胸有成竹,随后便有以怒相斗,甚至会出现各种诡计谋害对方,饮酒的人,尊之以礼,然酒量有大小,起初依循规矩,后就有迷醉者,...

  • 共读《人间世》第二

    今天继续跟随庄子探寻《人间世》,当读到孔子说:“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

  • 同读庄子第九天

    人间世,其一,颜回劝谏卫王,提出两种方式,一是“端而虚,勉而一”,二是“内直而外去,成而上比”孔子以“心斋”教之,这是“道”与“术”的体现。 如何才能达到内心的斋戒呢?专一心...

  • 同读《庄子》第八天

    《人间世》里庄子借颜回与孔子的对话来表述所主张的处人、处事与自处的人生观,也揭示出庄子的处世观点。 颜回要到卫国,临行前与孔子道别,由此展开了一场对话。 颜回听说卫国国君,年...

  • 同读《庄子》第七天

    万物应顺应自然,遵循中虚之道,这也是做为养生的常法,保全自然的本性,不去伤害它,寻乎天理,依乎自然,处于致虚游于无有,完全没有任何对立的东西,让情绪、精神、身心不受外力所影响...

  • 同读《庄子》第六天

    在不同的人生时期会有些不同的感悟,比如小时候的梦想,青年时期的冲动,和步入中年后逐渐对生活的接受与忍耐,有时候回想起来就真的感到很搞笑特别对以前那些认为是对的,发誓要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