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
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行业,很多人误打误撞
进来,就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从业4年多,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身边很多做支付的朋友,只要是真正入行了,就很难再转行做其他行业了,甚至都很难再去入职到一家公司上班了。
有的时候我们笑谈:支付这个行业有“毒”,粘上就戒不掉。那支付行业的“毒”在哪呢?
收益高
很多人在刚了解支付行业的收益率的时候,都会认为这是个不赚钱的行业,我也是“很多人”其中之一。
这个社会上大多数行业的收益率是按“百分比”算的,但但是支付的收益率是按“万分之七”,乍听上去的第一反应是:这么低的收益率,能赚钱吗?
走进了这个行业之后,我认识了很多代理商,第一次让我感到非常惊讶的是,我们的一个代理商,买了件T恤,¥3000+,而且他这样的衣服还不止一件.后来我知道了,他一个月的总进账大概80万,刨除给二代的分润,我估计他的个人月收入也不低于20万。回过头再想一下年薪200多万的人,穿个3000块钱的T恤,也就跟平常年薪20多万的人穿个300块钱的树衣一样,很正常了他是个例么?并不是。
这样的代理商有一大堆,而且从二代、业务员来看,只要入行了,月收入基本没有低于2万的。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收益率高并不等于收益高,同样的,收益率低,也不等于收益低,因为有一个最重要的变量你没有算进去一-交易量。
在支付行业,影响你收益的最主要因素,是交易量。做支付的时间长了,你会发现我们的口气都好大啊,开口就是“一亿飘十亿”,坐火车聊个天都会迎来旁人蕴含着“吹牛x”的郡视眼光。
很多人不了解,所以只有真正走进了这个行业的人才知道,这个行业的收益是怎样的。而且这不是一个创富梦,他们们确实拿着这个收入,只是他们一般都很低调。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说过,他和和他的一帮公务员同学聚会,一说自己是卖POS机的,他同学们都说:“XXX卖POS机呢,不容易大家多帮帮他。我这个朋友笑而不语,其实他一年的收入,差不多是这一桌子朋友一辈子的收入总和了。
门槛并不高
在我职业生涯的前5年里,我我曾经有幸和些年收入超过2000万的人一起工作,他们是国内和国外一些顶级的投资机构负责投后运营的人。他们相当厉害,和他们在一起工作你会感觉到从经验、能力甚至是智商上的全面碾压,而且让你感觉到很沮丧的是,他们比你更拼,无论多晚你的邮件他们都会秒回。我曾经认为那可能是我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了。但是在支付行业里,我身边太多的人,并没有太多的光环加身,不需要金融专业,不需要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的学历,不需要极强的家庭、社会背景,不需要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只要能够摸清这个行业的规律,踏实肯干,都能获得丰厚的收益。我认识很多代理商,只有初中甚至是小学文化水平,也一样月
入几十万。
循环收益
“循环收益”其实是支付行业最有别于其他行业的地方了。举个例子:你卖手机,今天卖10台,你就赚10台的钱,明天卖10台你又赚10台的钱。后天你出去玩了没开张,你就没有收益了第四天你只卖了5台,你就只能赚5台的钱。而支付呢:你今天卖10台POS,这10台机器的交易量会给你带来“循环收益”其实是支付行业最有别于其他行业的地方了。举个例子:你卖手机,今天卖10台,你就赚10台的钱,明天卖10台你又赚10台的钱。后天你出去玩了没开张,你就没有收益了第四天你只卖了5台,你就只能赚5台的钱。而支付呢:你今天卖10台POS,这10台机器的交易量会给你带来收益,明天又卖10台,你就总共有20台机器给你带来收益,第三天你出去玩儿了,你还是有20台机器在给你带来收益,第四天你只卖出去5台,那就又25台机器在给你赚收益。只要你办出去的POS机,客户在使用,你就一直有钱赚。如果把上面例子里的“天”换成“年”把“10”成“10000”呢?
就好像你做了中国移动的代理,你卖出去的SIM卡,只要用户在充值,你就有持续收益一样,这是个多么爽的事情啊!但这个是做梦,因为这个钱运营商是不会分给你的,而在支付行业,你可以拿得到。也就是说,这个行业的收益是可以积累的,而且前期把客户资源把握仼了,后期的收益,是会递增的。
所以为什么支付行业进来就很难出去了?
当你体验过了上不上班都能赚到钱,收益
还很高还能够帮助更多人成功的工作了之
后,你还愿意回去打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