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山西
  • 120
    阳自空中来,抱我主人翁

    ——主人翁抱我 他绝对是一个传奇。施肩吾(公元780年-861年),字东斋,号栖真子。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举进士后,被钦点为状元。高中之日也是身退之时,高道只留下...

  • 120
    灯笼是色,灯笼是心

    ——我的老师是谁还要说吗?铁锤啊,铁馒头啊,顶门针啊 禅道之“心”是梵文的意译,禅学把所有能识知、能了知的自然现象,都归于“心”这个概念的范围中,山僧以文学的方式说“若要识此...

  • 120
    笑看日月为谁忙

    安萨里( 1058-1111) 是伊斯兰思想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有“伊斯兰权威”、“圣教文采”、“宗教革新者”等诸多美誉。作为虔诚的学者,安萨里积极捍卫伊斯兰的正统教义主张,...

  • ——住着与天地等高同宽一样长的房子,他谁呀? 因有南方僧来举:问雪峰“古涧寒泉时如何?”雪峰云:“瞪目不见底。”学云:“饮者如何?”峰云:“不从口入。”师闻之曰:“不从口入,...

  • 120
    心是明镜台

    ——元音老人说“真空妙有” 东晋时,僧肇钻研大乘佛法的涅槃概念(即后来禅宗的渊薮之一),他用“无为”来解释“涅槃”时,便轻车熟路地就想到了庄子的那面镜子。 秦言无为,亦名灭度...

  • 名是,事不是

    ——《坐进此道——<悟真篇>研究与实践》(台湾:花木兰出版社,2023) 我们今天探讨的是,这些文学语言描述的丹道大小周天,有如此得复杂吗?有那么得神奇吗?遣词造句美则美矣,...

  • 庭前柏树子,毕露祖师心

    ——你们聊吧,我先挂了 “如何是学人自己?”“还见庭前柏树子么?”——《赵州录》 “究竟什么是吾人本性真心啊?”“喏,看见院子里的那棵老柏树没有?”天啊,天龙那一根指头、德山...

  • 120
    云在青天水在瓶

    ——古圣先贤这“坑”挖得也太大了 身心放下有余闲,垂老生涯在万山。不许白云轻出谷,好随明月护柴关。——憨山《山居二十八首》其一 这是二十八首中,意境比较明显的。咦?“不许白云...

  • 120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灵常一物尚非有,四者凭何作所依? 师问:“作甚么?”(在做什么?)曰:“扫地。”(观照。)问:“佛前扫佛后扫?”(照见五蕴皆空了吗?)曰:“前后一时扫。”(我照见了他老人...

  • 抛向诸人面前,敲锣打鼓都看不见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

  • 门上、窗上、墙上、驴粪蛋……

    ——“见门拆门”、“见窗拆窗”、“见墙拆墙” 青原说了他参禅悟道的三个境界,第二个是拐点。第三境界,乃自然而然、随之而来。换言之,见得其二,则第三境界不期而遇,不求自得!“道...

  • 至人之用心若镜

    ——丹道与禅学的关系可好了 就像天然的《玩珠吟》、《骊龙珠》一样(按:禅宗大师直接启发了内丹名著《无根树》——无需论证,一目了然。同时,禅德的《玩珠吟》向上直接《庄子》——无...

  • 神无方而易无体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

  • 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龙牙《供花献佛》 眼睛一睁花开了,眼睛一闭花没了。王阳明的这个“谬论”显然是建立在禅学“一体同观”(“主观...

  • 人摘茶?茶摘人?

    ——逻辑学与诡辩术 阳明自谓醉心于佛老三十年,并曾一度萌生了离尘出世的念头,只是心中常存一念孝亲,所以犹豫不决,直到顿悟于龙场石棺:“此念生于孩提。此念可去,是断灭种性矣。”...

个人介绍
谢群教授,成都人。
研究方向为舞美艺术与宗教哲学。
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道藏源流考》整理出版的主要参加人。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道藏源流考》整理出版的主要参加人。著有《女丹经典》(中医古籍出版社,2019)、《坐进此道:<悟真篇>研究与实践》(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23),《庭前柏树子》(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25)
学佛于圆照法师、元音老人;学道于台湾西派马炳文仙师;在朱越利先生悉心指导下,系统地研究道教经典。
全真道华山派祥真曹师关门弟子
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道教学译丛》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