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西藏
  • 曹操69 一条路与一场仗

    建安十二年的八月,曹操的军队出现在白狼山附近时,乌桓人大概以为见到了鬼。他们不明白这支军队是如何越过那八百里荒山野岭的——其中五百多里根本没有路。 曹操走了一条被时间遗忘的路...

  • 曹操68 少有人走的的路

    建安十二年的夏天,曹操觉得北山打乌桓,没想到军队被困在无终的雨水中,像一群湿了羽毛的鸟。原本计划好的沿海道路变成了一片泥潭,人马难行。这时出现了一个叫田畴的人,他提出了一条废...

  • 曹操67 刘表为什么不出兵?

    刘表这人,算是个管理型人才。那时候中原打得像一锅粥,荆州倒像个临时避难所。王粲来写诗,宋衷来讲经,诸葛亮在隆中种地,庞统在襄阳读书,个个都像活在另一个宇宙。刘表自己呢,大概也...

  • 曹操66 刘表:一个“老实人”在乱世的生存报告

    顺便提一下刘表,后世总爱贴个“自守之贼”的标签,仿佛他的人生简历上就印着四个大字:胸无大志。可您要是真信了这简单粗暴的判词,那就是小瞧刘表了。 这位刘景升同志,来头其实很硬核...

  • 沉默的字迹

    前些日子,某著名学府的校长先生在校庆典礼上,把"莘莘学子"的“莘”念错了。这件事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就像校长犯了弥天大错。校长后来写了封公开信致歉,承认自己文字功底不够。坦...

  • 曹操65 曹操的法治童话

    读到曹操对破冰逃亡者的处理,估计有人要拍案而起:“太不近人情了!”我倒觉得,这正是曹老板身上那点稀罕的“闪光点”——他像个认死理的法治原教旨主义者。在他看来,法律这玩意儿,甭...

  • 曹操64曹操的河北攻略

    袁绍在河北经营多年,口碑居然还不错——这感觉,大概像你千辛万苦赶跑了前任租霸,结果街坊邻居都夸那租霸“虽然欠租,但会修水管”?曹操明白,光靠刀把子,坐不稳这“新业主”的位子。...

  • 曹操63 立场决定忠奸

    审配究竟是忠还是奸?这争论,就像咸甜豆腐脑,永无休止。为啥?立场决定屁股。审配在老板眼中就是忠,在城中的百姓看来就是奸。把视野放大。审配打的仗,是袁曹两家争地盘,属于“人民内...

  • 曹操62 忠义的审配?

    说起审配这老兄,在《三国演义》里混得名声可不算香。他是袁绍窝里斗的急先锋,官渡那会儿在背后捅了许攸刀子,直接给袁军送了场大败仗。袁绍蹬腿后,他更绝,私下篡改老板遗命,硬把袁尚...

  • 曹操61历史的镜像

    袁尚有招吗? 有!唯一的活路是:正面干翻曹操的围城部队!可惜,这是袁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有没有“解法?关键在曹操的命根子——粮道!曹老板劳师远征,粮草线拉得比老太太的裹脚布...

  • 曹操60邺城围城

    曹操围着邺城,像只耐心的老猫,先把城外的耗子洞一个个掏干净。可邺城这龟壳,硬得硌牙。仨月过去,曹老板堆的土山、挖的地道,统统成了行为艺术废料。他老人家一跺脚,决定换个玩法——...

  • 为什么反腐会失败?

    讲一个宋朝的故事,庆历四年,范仲淹推试图用"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剂猛药,医治大宋官僚系统的沉疴。 新政的利剑首先指向地方官吏的考核,严查官员的贪腐。欧阳修在奏疏中提出...

  • 曹操59 将计就计

    曹操掉头北上,重回黎阳。更绝的是,他大手一挥,让儿子曹整娶了袁谭的女儿!(《三国志·武帝纪》:“为子整与谭结婚。”)这操作,透着老牌政治家的辛辣:为了彻底分化袁谭袁尚,曹老板...

  • 曹操58 兄弟相残

    兄弟相残 袁绍刚躺进棺材板儿没凉透,曹操就搓着手乐呵呵地北上了——第一口就咬向黎阳这块肥肉。守黎阳的正是憋了一肚子气的袁谭。这位爷一看曹操来了,也顾不上和弟弟的“私人恩怨”,...

  • 曹操57继承人乱象

    袁绍刚蹬腿咽气,他生前在继承人问题上那点优柔寡断,立刻像埋了半年的臭鸡蛋被一脚踩爆——味儿冲得很。袁老板活着时,看小儿子袁尚那是千好万好,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他当弹珠玩,可就是...

  • 曹操56 袁绍的结局

    官渡败了,袁绍的“河北梦”像被戳破的气球,但还没瘪透。冀州周边那些墙头草一看袁老板吃瘪,立马摇旗呐喊投奔曹老板去了,热闹得像赶集。可惜曹操这边也惨,兵疲马乏,粮仓比脸还干净,...

  • 曹操55 田丰之死

    官渡那场大败仗刚收尾,邺城里就有人跑去对田丰说风凉话:“老田,恭喜啊,这下你要发达了!”田丰眼皮都没抬,回了句大实话:“要是赢了,我还能保条命。现在输成这德行,我死定了...

  • 曹操54 胜利以后

    官渡那地方,袁绍的兵耗了大半年,仗打得像钝刀子割肉,割的还是自己。攻,攻不动;守,士气像漏气的皮球,噗嗤噗嗤往下掉。估计营地里,悲观厌战的情绪高涨。等到乌巢那边火光冲天,几十...

  • 曹操53 围魏救赵

    《史记》是本顶好的书,被后世奉为史家圭臬。但圭臬归圭臬,它里面塞的故事,未必靠谱。比如那个著名的“围魏救赵”,就透着点可疑。 故事大家都知道,小学课本上都印着:魏国庞涓狠揍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