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我上网搜索的时候注意到有专家把这件事放在当时的历史事件看,看出这件事了不得的眉目:“ 这一期间魏、楚火并,发生了两次大战,以魏国胜利而告终,而同时期赵国则因李牧对胡人的大胜出现了“赵几霸”的现象。在这时魏国如果盲目逞强的话,很容易被列国联合围剿的,所以示弱也就再正常不过了。同理,这样的“政治压迫”也不可能对信陵君对天下豪杰的号召力有任何影响,即使在他死后依旧有人前来投奔。信陵君与魏安王是在同一年逝世的,考虑到魏安王在位34年,现在应该都已进入老年阶段了,信陵君在此时去世属于正常情况,与之前的酗酒、纵欲无必然联系。也在后一年,秦军开始大肆攻魏,直接把魏国打穿了,实现了“绝纵亲之腰”。一些读物里为了拔高信陵君,只说是在信陵君死后,却忽视了魏安王和他是在同一年逝世的”。
    相比于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无疑是非常特殊的。他和魏安王就像是一个截然相反的孪生兄弟,各自站在天平的两端维持着摇摇欲坠的魏国——当局势对魏国不利时,一个人示弱,一个人则告诉列国我们还没弱到让你们肆意瓜分的程度;当局势对魏国有利时,一个人保持暧昧,另一个人则用自己的巨大影响力实现君王的疯狂野心。攻韩拔管是信陵君最终的绝唱。管城没有被迅速攻下着实可惜,但如果信陵君能迅速攻下管城,也许魏国真有可能一口气整合三晋......
    只可惜人老了。
    不过说实话信陵君君的人格还真是不错,不然他早就篡位了,就是第2次合纵胜利后,靠谱的话他可以直接武装护送回国继位。一个贵族随便上网发个帖就能把五国军队忽悠来,这个威望想篡位那还不信手拈来。
    可问题是他的骨子里是个游侠。
    游侠这种生物是拒绝当老大的。老大靠谱就跟你混,老大不靠谱就吃喝嫖赌以武犯禁混吃等死,千古大抵如是。
    他很有《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的大反派小丑的魅力:不是你赢了,是我不想玩儿了。

    战国四公子传评论(四公子区)

    写下你读四公子传后的感想。可以写其中一个,也可以综合四人传记谈你的感想。角度自选,贵在说出自己的看法。

  • 所以相较于魏无忌是因为无奈而躲在赵国,我更倾向于信陵君实际是被魏安王用来控制赵国的人。而之后更为诡异的是,赵国的军事力量全部用于配合魏军的行动,反倒对收复太原没有任何行动。
    那么,信陵君在邯郸期间,是如何控制赵国的呢?当时有两个举措:一个是比较明显的,就是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从平原君那边争取更多的门客——由于门客很多都是在官僚系统里做官的,无疑会增加他对赵国官僚体系的控制力。另一个比较隐蔽,他很有可能已经把廉颇转化为亲魏分子:赵悼襄王继位后,开始大肆集结军备准备大规模攻魏,但这时候他居然要换将。注意,当时赵相正是廉颇,这种换将的政治意味远比当时长平之战时赵括代廉颇更为剧烈。至于廉颇,他的反应几乎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他直接率领本部军队攻击乐乘,随后就投奔魏国了。如果将这种行为解释为廉颇老糊涂了的话,那么也应该只是他一个人的疯狂举动,而这一次则完全是廉颇和他的核心军团的集体行动,非常的不正常。认真思考的话,我们还要想到:当时廉颇的核心军团的全体成员似乎无一人关心他们在邯郸的家人,也不担心他们这么做了以后魏国会不会接纳,毫无顾忌地就对赵国大臣的二号人物进行了最疯狂的火并。从廉颇掉头投魏的举动上看,廉颇以前和魏国的关系起码是非常暧昧的。
    信陵君的结局很有意思。信陵君在回到魏国以后,又被魏安王猜忌了,然后自己交出兵权闲赋在家——而且!当时无一国想挖走这个名震天下的贤公子,这和孟尝君两次下野时的待遇完全不同。
    而且据说魏无忌当时天天酗酒纵欲。纵欲这个事,按道理都应该是关起门来进行的,他是怎么弄得满城风雨的,就不太清楚了......

    战国四公子传评论(四公子区)

    写下你读四公子传后的感想。可以写其中一个,也可以综合四人传记谈你的感想。角度自选,贵在说出自己的看法。

  • 从已知的文字记载看,可能是因为信陵君的道德水平很高所致——当然,这种说法很政治童话,可能并不是真实原因。
    至于真实原因是什么?我更倾向于冯谖“富贵多士,贫贱寡友”的看法。     
    结交天下豪杰,当然是需要用钱的,也是需要用政治声望的。而信陵君的钱和政治声望从哪里来呢?至少在邯郸之战以前,只能从他哥哥那里来的。
    在百度上查阅信陵君在赵的前后魏国军事上的行动结果对比可以看出,信陵君和魏国的强悍并没有明确的联系,无论信陵君在赵还是被免除兵权,魏国的军事实力其实并未有显著的下滑,即使在秦赵夹击下依然有单独和秦国对抗的实力。
    那么,在这其中,信陵君和魏安王又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我觉得知乎上的一个说法非常好:“信陵君的本质上是魏安王的镜像,两个人一个是里子,一个是面子,一个人代表的是地处夹缝之中的隐忍,一个人代表的是虎踞中国之地的强悍”。
    魏安王对信陵君的态度,更可能猜忌是假,扶持是真——由此也解释了为什么信陵君在招揽门客上从来没有受到政治压迫的影响。
    还有另外一个证据,就是信陵君滞留邯郸。当时,平原君和虞卿是明确要让赵王给信陵君“割”五城的——注意是“割”,通常是对外国封君的赠送——其目的显然并不希望信陵君留在邯郸,而是委婉地表示求他临封或回到魏国。
    那么,赵国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表现呢?一个权势熏天的重臣赖在一个已经剩一口气的诸侯国里,他到底要干什么?

    战国四公子传评论(四公子区)

    写下你读四公子传后的感想。可以写其中一个,也可以综合四人传记谈你的感想。角度自选,贵在说出自己的看法。

  • 信陵君魏无忌分析
    作业:35班彭皓耘

    信陵君,无疑是四公子中传奇性质最为浓烈的一人,其他三公子,春申君为了自保不惜一切代价,最终把自己搭进去了。孟尝君出生于齐国宗室,然而对自己的父母之国没有半点忠心,只要哪一国给他权力,他就效忠于哪国;最后那一位就更不用说了,养士只是为了沽名钓誉,我觉得他就是被拉来凑数的。
    魏无忌在魏安王继位时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当时被封为信陵君。从目前已知的史料看来,似乎信陵君很早开始就已经能够聚集大量的门客,而且门客还遍布在列国的官僚系统之中。之后应该从某个时间节点开始,魏安王就对他出现几乎公开化的猜忌和压制。但比较有意思的是,这种公开化的猜忌和压制似乎又从未对信陵君的养士构成任何影响。这一点无疑是非常奇怪的。这里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孟尝君的事迹——当初孟尝君被齐王压制时,门客开始大量流失,这时还有人劝谏说:只要你没有君主的支持,你就算把城墙修得再高也保不住自己。而信陵君受到的猜忌和压制基本是贯穿始终的,但在招揽天下之士的时候似乎从未受到影响?
    为什么呢?

    战国四公子传评论(四公子区)

    写下你读四公子传后的感想。可以写其中一个,也可以综合四人传记谈你的感想。角度自选,贵在说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