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北京
  • 120
    认证课后的实践

    写在分享前 5月的最后一天,我作为第109期的学员顺利结束了Everything DiSC® ICC 认证课程。为了更好的将所学应用到个人发展以及工作实践中去,在与我的专属顾...

  • A1 便签形象生动,有反思:+1:
    A2 便签 通过具体案例套用xyz 公式,但原文很大的篇幅在介绍表达 Z 情感的重要性,在 A2 中没有表达出 Z 的部分

    2组1队 张志鹏 12.05 二阶拆页

    《管理技能开发(第8版)》,摘录自429~430页 【R:阅读原文片段】 戈登描述了一个帮你有效阐述你的问题的有用模型:“我有一个问题,当你做X时,导致了结果Y,而我的感觉是...

  • I 便签:总结的简单明确,核心为结合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引发话题。:+1:
    A1 和 A2 部分更多写的是如何找到具体的话题,和开放式封闭式问题的结合程度可以再紧密一些。感觉 A2 的结果是找到了合适的交流话题,没有提及提问这个点

    3组2队 龙纪图 12月7日

    I 便签 要想激发对方说话的欲望,需要有注意技巧,可以结合开放式和封闭式提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把话题说得太广泛,导致对方不知道如何回答; 2. 注意说话的正式性...

  • I 便签 :逻辑清晰,总结的 How 的部分具体可执行:+1:
    A1 便签 :生动描述了过往的经历来印证开放式问题的重要性,建议可以在 A1 处加上反思,如果当时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更好的表达
    A2 便签 :行为具体,最后有设计目标,建议与 I 便签的 how 部分再进行一次结合

    3组1队刘文娟12月7日

    本片段选自《谈话的力量》P6页 米吉是一位大学行政人员的妻子,最近纽约的一次课堂上,她说自己对生活感到厌烦。为什么呢?“因为一整天,陪伴我的就只有两个孩子:一个三岁,另一个还...

  • I 便签逻辑清晰,总结的知识点非常全面:+1:但是how的部分第二点可以再明确一下开放式问题的具体问法,比如是否所有开放式问题都有效,是否要问具体的开放式问题,结合一下出现问题的第一点内容
    A1 便签生动形象,每个人都经历过很容易产生共鸣,反思部分如果以“我”的角度来写可能会更好操作一点,比如“我之后回家给妈妈问候时,应该这么说”
    A2 很适合快速尝试应用新知,建议明确一下目标,比如说完这个问题后,希望达到什么效果
    :pray:

    3组2队 张莹 7/12

    I:有时我们渴望与他人交流,但却时常使用错误的提问方式,而让互动变得不那么恰如人意。提问中经常会出现的几个问题: I:有时我们渴望与他人交流,但却时常使用错误的提问方式,而让...

  • I 便签不仅以 How 的方式总结归纳了原文,还结合了之前看到的内容,学以致用:+1:
    A1 便签用生活中的例子印证了提问的重要性,最后加入了反思
    A2 便签可实施性很高,培训方式落地具体,但是感觉和 I 便签最后总结的三步关联性不是很明显,没有直接应用 I 便签中总结的 How。建议在第三步可以加入 I 便签 how 的内容之后再融入其他的旧知技巧
    :pray:

    3组2队 富云龙 12/07

    今天内容有点多……

  • 120
  • 120
  • A1 便签对比鲜明,体现了话术不同给顾客带来的体验的差别
    A2 行动计划具体,但是和 I 便签 HOW 的部分感觉关联性稍弱,I 总结得是如何通过这个技巧调整沟通的方式,A2 写的更多的是如何考核改编后的成果。

    3组2队 龙纪图 12月6日

    I 便签: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对自己有利的东西都更感兴趣。在说话的过程,事先了解对方的需求,围绕着他的兴趣点和利益点展开,这样的说话更能吸引对方,引...

  • I 便签联系了之前的经验,非常详细的 HOW
    A1 便签通过负面案例阐述了让对方知道利益点的重要性,建议尝试通过 I 便签的步骤反思一下如果现在要做应该是什么样的步骤
    A2 便签行动计划具体,可操作性很强,能够通过考核的方式验证成果

    3组2队 富云龙 12/06

  • 非常喜欢你写A2便签,下次写要学习你的制定计划的方式,非常具体落地。
    A1 便签更多的偏向叙述,建议描述在学到这个沟通方式之后应该如何沟通,对方的感受有什么区别

    3组2队 龙纪图 12月5日

    【I:拆书家讲解引导】 XYZ表达法是非常清晰可操作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达到通过表达让对方改变的目的,同时避免那些常犯的错误,如指责对方、揣测对方动机、夸大严重性等。书中还给了...

  • A1 故事描述的很生动,和我写的故事很相似,但是整体代入感非常强,值得学习。
    A2 注意到了原文中提及的 xyz 可换顺序这一点,在举例的时候相应的调整了顺序 很赞。

    3组2队 富云龙 12/05

  • 120
  • 120
  • 120
  •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