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人问某句“王阳明说的话”出自哪里及怎么理解,然而这句话并不是王阳明说的。这句话说的是“知行”,但是一来说知行不是王阳明的专利,二来对知行的看法有很多种,其中不少看...
![240](https://upload.jianshu.io/users/upload_avatars/17813529/65c5dfc0-e114-46ef-b4e5-2876a7f67318.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240/h/240)
最近,看到有人问某句“王阳明说的话”出自哪里及怎么理解,然而这句话并不是王阳明说的。这句话说的是“知行”,但是一来说知行不是王阳明的专利,二来对知行的看法有很多种,其中不少看...
岭南文化,有着开放、兼容、调和的特色。岭南学术思想,吸取由中原传入的儒、法、道、佛各家思想并进行创新,孕育出不同风格的思想流派,以陈献章(白沙)、湛若水(甘泉)为首的江门学派...
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广东新会县(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白沙里人,故称白沙先生。明代著名的大儒、教育家、书法家、诗人,湛若水的恩师,教人“静中养出端倪”、“养...
湛甘泉的传说在增城已广为流传500多年,既有史册记载,又有民间流传,多以湛甘泉的人生事迹、学术思想、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教育理念思想、书法作品、与其弟子间所发生的故事以及与王阳...
10湛 露 湛露(约1232-1293),闽中莆田人,元代广东道德庆路总管府治中、奉训大夫,增城沙贝湛氏始祖。族谱、县志有传。湛露退休后举家从福建迁到沙贝村石岭东边的滩涂上建...
湛若水认为读书应该以我为主,追求自得,涵养内心是读书的根本,敬是读书的态度。读书,兼顾道德修养和科举功名,即二业合一。读书,也是随处体认天理的一种工夫,都是“一心”,必须与独...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被誉为“三不朽”大儒。 阳明心学以“致良知”为宗旨,提倡心即...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朱熹 横向他律,指接受法律、风俗、道德规范等外在的约束,并通过学习来间接地觉醒内心,从而加强道德修养。 阳明...
A:致良知感悟——以闻见之知的感知与德性之知的良知对举,而忽略理性之知的真知作用,这是不仅是阳明心学的逻辑缺陷,更是阳明心学认识论的范畴局限。 B:学好心学,要有真切为己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