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陕西
  • 120
    路遥情更长(歌词)

    《耀州大侠郭崇志》主题歌 长河万里脚步量, 自古男儿当自强。 英雄情怀,铁血柔肠, 将军山上志气高昂。 尘飞扬,大志向, 看破乱云不苍茫。 脚夫也有故乡明月亮, 霜天白野走四...

  • 大家出手就是不一般👍 👍 👍 👍

    白鹿原行

    白鹿绝尘去,闲人纷沓来。 清明早已过,谷雨洗高台。 犹忆先生远,古风读者怀。 土原眺望尽,绿化尽情裁。 老屋闻杜宇,声声憾天外。 依依灞上柳,飘飘飞絮白。 促促喇叭响,喧喧游...

  • 120
    白鹿原行

    白鹿绝尘去,闲人纷沓来。 清明早已过,谷雨洗高台。 犹忆先生远,古风读者怀。 土原眺望尽,绿化尽情裁。 老屋闻杜宇,声声憾天外。 依依灞上柳,飘飘飞絮白。 促促喇叭响,喧喧游...

  • 120
    白鹿原行

    白鹿绝尘去,闲人纷沓来。 清明早已过,谷雨洗高台。 犹忆先生远,古风读者怀。 土原眺望尽,绿化尽情裁。 老屋闻杜宇,声声憾天外。 依依灞上柳,飘飘飞絮白。 促促喇叭响,喧喧游...

  • 120
    春天来了 (童谣) 作者邵桂香

    春天来了(童谣) 邵桂香/文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河里的冰化了, 小草儿钻出地面绿遍家乡, 柳树芽儿发亮。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美丽的花儿开了, 蝴蝶穿上花衣裳翩翩飞...

  • 姜女桃花赋

    文/赵建铜 夜雨润高原,旭日曜春情。布谷声声,沟壑回应;黄鹂嘤嘤,桃李相映。孟家原上,桃夭灼灼;姜女故里,春光融融。土窑、场院,瑞兽、翁仲,岁月有痕,时光无影。新房、新村,果...

  • 景美诗更美,才女尽显本领👍 👍 👍

    七律二首   邵桂香

    七律·桃花 风绿晨光三月时,霞颜镶露发新枝 含羞本色谁能懂,带醉柔情蝶会痴。 拾意疏窗成媚画,因春入味化佳词。 姿容邀我无才笔,笺上开来一树诗。 七律 铜川漆水初春 邵桂香 ...

  • 景美诗亦美,才女

    七律二首   邵桂香

    七律·桃花 风绿晨光三月时,霞颜镶露发新枝 含羞本色谁能懂,带醉柔情蝶会痴。 拾意疏窗成媚画,因春入味化佳词。 姿容邀我无才笔,笺上开来一树诗。 七律 铜川漆水初春 邵桂香 ...

  • 120
    七律二首   邵桂香

    七律·桃花 风绿晨光三月时,霞颜镶露发新枝 含羞本色谁能懂,带醉柔情蝶会痴。 拾意疏窗成媚画,因春入味化佳词。 姿容邀我无才笔,笺上开来一树诗。 七律 铜川漆水初春 邵桂香 ...

  • 120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三月的春风和煦,三月的鲜花绚丽,三月的校园文明! 3月13日下午,刚刚打了第一节上课铃,校园就来了一男一女两位中年人,他们神情匆忙而急切地说要找张新奇校长。张校长平日主管学校...

  • 120
    演绎铜川故事 展现华原风采(邵桂香)

    演绎铜川故事 展现华原风采 ——贺赵建铜长篇小说《华原春梦 • 烈风》出版 邵桂香/文 飞雪穿林压众芳,不同桃李夺春光!2018年元月,陕西铜川知名作家赵...

  • 120
    华原梦里故事多 刚烈民风吟壮歌

    ---读赵建铜的长篇章回小说《华原春梦》之第一部《烈风》有感 《烈风》伴着2018的节拍,很快与大家见面。被称为“奇才”、“怪才”和“鬼才”的赵建铜,新年伊始,就给铜川人民呈...

  • 评得好👍

    华原梦里故事多 刚烈民风吟壮歌

    ---读赵建铜的长篇章回小说《华原春梦》之第一部《烈风》有感 《烈风》伴着2018的节拍,很快与大家见面。被称为“奇才”、“怪才”和“鬼才”的赵建铜,新年伊始,就给铜川人民呈...

  • 120
    谨以此书献给勤劳勇敢的铜川人民

    长篇小说《华原春梦·烈风》出版 小说简介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西北部华原,各种势力为一己之私,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强令农民种植大烟,加上连年战争,弄得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因而引发...

  • 120
    坦然抒怀,秉承古风

    铜峰善书,闻名已久。近日得其荣获第二届铜川市重大文艺精品三等奖消息,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常获大奖,是国家级的奖。 早在2012年,他就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的“第三届全国隶书大展...

  • 120
    同官故事之二

    《华原春梦》 第二部《太平匪事》 第三十八回 方保赢独闯仙客来 范云鹤漫说五步蛇 方保赢回到子午岭客栈,对他三大方仁贵讲:“三大,我已经看到范云鹤了。当下尚不清楚他是不是咱的...

  • 120
    庙山游记

    壬辰仲夏某日,邀印台区珍特果木研究所专家及诗友二人,利用假日,前往宜君庙山探幽。此山乃漆水发源地,渭北第一高山也。阅地方志得知,其故名“女华山”“北高山”。《史记·秦本纪》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