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江苏
  • 韦应物(2)

    年少时的任性狂放、肆意妄为是天性,中年以后的淡泊宁静、清心寡欲也是韦应物身上的标签,前后看似矛盾,其实更证明了韦应物是一个完全尊崇内心呼唤的坦诚之人。现在,他就很享受这种超然...

  • 潇湘,上午好!谢谢和我一起品赏韦苏州佳作,感受他的心路历程。顺致春安🌹

    韦应物(1)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形象地道出了唐代两个名门望族京兆韦氏和京兆杜氏的荣耀、富贵和鼎盛。杜甫就出身京兆杜氏。有唐一代,京兆杜氏一共出了9位宰相。京兆韦氏就更厉害了,唐代近三...

  • @东方润木 确如城门兄弟所评“微雨……”一段为“妙论至语”,清新流丽之外又蕴藉颇深。谢谢东方君问候,你一向可好?顺致春安🌹

    韦应物(1)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形象地道出了唐代两个名门望族京兆韦氏和京兆杜氏的荣耀、富贵和鼎盛。杜甫就出身京兆杜氏。有唐一代,京兆杜氏一共出了9位宰相。京兆韦氏就更厉害了,唐代近三...

  • 这两位仁兄倒是真喝酒人,就着几样素菜照样喝得尽兴。要是我,更喜欢一碟花生米、几块豆腐干就着喝。”橙诺”、“荔爱”,是饮料?

    如斯我见(之八)

    年月日。中午,快餐店。 正门门首大书红色正楷“某某埠快餐大食堂”八字。左手侧下是一方洁净明亮的玻璃窗。窗上居中上处也书有正楷红字——茶水免费(茶水和免费间隔两字距)其下特写一...

  • @幽人独跹 兄弟长篇留评,至情至性至诚,读来令人动容。但凡生命中出现的任何交集,哪怕茫茫人海中的擦肩而过,或偶尔的同舟共度,都是上苍对我们的恩赐,是前世注定的缘分,何况我和包括你在内的部分曾经的天涯陌客,却因为共同的爱好成了文友甚至友人!谢谢兄弟一直以来的牵念和记挂。毕竟上了年纪,除了颈椎腰椎等老毛病,近来眼睛又出现了些状况,干涩、模糊、眼花,视力大大减退,所以无奈中我几乎不再进入简书,只偶尔涂鸦几笔,勉力继续我的诗词小析。兄弟,你也一定要保重好身体!祝你万事顺意!

    寒山

    虽说寒山寺千年来盛名不衰成为游览胜地主要得益于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但寒山寺却是以唐贞观年间著名诗僧寒山的名字命名的。如今寺内,除了张继诗的石刻碑文,还有寒山、拾得的石刻像...

  • @城门市鱼 兄弟好!韦氏一脉确实多狠角色,甚至直到现代还出了个韦拔群和韦国清,家族基因的强大和彪悍,可见一斑。人生而矛盾,一边憧憬追求“桃花源”式的理想国度,一边又深陷名利的桎梏跳脱不开。近来,除了颈椎腰椎固疾,眼睛又出了问题,所以几乎不入简村了。兄弟,你一定也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

    韦应物(1)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形象地道出了唐代两个名门望族京兆韦氏和京兆杜氏的荣耀、富贵和鼎盛。杜甫就出身京兆杜氏。有唐一代,京兆杜氏一共出了9位宰相。京兆韦氏就更厉害了,唐代近三...

  • 韦应物(1)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形象地道出了唐代两个名门望族京兆韦氏和京兆杜氏的荣耀、富贵和鼎盛。杜甫就出身京兆杜氏。有唐一代,京兆杜氏一共出了9位宰相。京兆韦氏就更厉害了,唐代近三...

  • 慧蝶,好!你说得实在中肯。确实,现如今真正具有传统人文风骨的大师,越来越稀缺了。人文情怀,在世人眼里,不过幼稚或天真的代名词,在利益面前一分不值。这就是现社会流行的主流价值观。咱,不管这些,努力做好自己就行。顺致周末愉快,一切顺遂!🌹

    刘长卿(2)

    其实,刘长卿不仅工于五言,他的七言诗同样写得很不错。 酬李穆见寄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赊(shē):遥远。 李穆是刘长卿的女婿,才...

  • @朋友是老酒 这就是中国真正士大夫的人文情怀和道义担当。老师,早上好!

    戴叔伦(1)

    写了那么多中国历史上的诗文大家,除了稍稍提及南梁箫氏一脉之昭明太子箫统外,历来以人杰地灵文化鼎盛享誉神州的常州,却鲜有提及。 常州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春秋末...

  • @朋友是老酒 谢谢老师来访支持。

    寒山

    虽说寒山寺千年来盛名不衰成为游览胜地主要得益于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但寒山寺却是以唐贞观年间著名诗僧寒山的名字命名的。如今寺内,除了张继诗的石刻碑文,还有寒山、拾得的石刻像...

  • @花尚 那就好。自己保重!🌹

    刘长卿(1)

    刘长卿(约726--786),字文房,安徽宣城人,后迁居洛阳,郡望河北河间。天宝年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至德年间被诬陷而贬为南巴尉(今广东茂名)。大历年间,出任江淮转运使判官...

  • 刘长卿(2)

    其实,刘长卿不仅工于五言,他的七言诗同样写得很不错。 酬李穆见寄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赊(shē):遥远。 李穆是刘长卿的女婿,才...

  • @花尚 花尚,一切还好吗?

    刘长卿(1)

    刘长卿(约726--786),字文房,安徽宣城人,后迁居洛阳,郡望河北河间。天宝年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至德年间被诬陷而贬为南巴尉(今广东茂名)。大历年间,出任江淮转运使判官...

  • 老师所言,深以为然。顺致周末愉快!

    刘长卿(1)

    刘长卿(约726--786),字文房,安徽宣城人,后迁居洛阳,郡望河北河间。天宝年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至德年间被诬陷而贬为南巴尉(今广东茂名)。大历年间,出任江淮转运使判官...

  • 文人常清高,不肯附权贵。仕途虽坎坷,美名留千古。

  • @hl夜雨潇湘 潇湘点评,精妙妥帖,感佩。顺致春安!

    刘长卿(1)

    刘长卿(约726--786),字文房,安徽宣城人,后迁居洛阳,郡望河北河间。天宝年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至德年间被诬陷而贬为南巴尉(今广东茂名)。大历年间,出任江淮转运使判官...

  • 这就是士大夫精神和气格!东方君,长久不”见”,一切还好吗?

    刘长卿(1)

    刘长卿(约726--786),字文房,安徽宣城人,后迁居洛阳,郡望河北河间。天宝年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至德年间被诬陷而贬为南巴尉(今广东茂名)。大历年间,出任江淮转运使判官...

  • 人难免不失意,最爱古人失意不失气格。其实再彻骨的寒,再多的孤独,未必可怕,却会怕这寂寥的旷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

    山川绣长情,日月明本心。烟火慰此身,四季花常新。虽偶感寒凉,却有先生文字为引,诗词相伴,唤魂兮归来!
    好久不来学习先生佳作,问候先生,辛苦了!继续跟读学习。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妻鹤子千古事,墨韵芳华惟楚云。

    孤山梅

    梅,我来了。抖落黄昏 临水的枝桠支棱起层层耳语 孤山,依稀十二孔洞箫旧时模样 只是,闲云已淡 二月风载不动泛红的箴语 放鹤亭前,搁浅的绿萼梅在人潮中 轻抚琴音泠泠 九百多年前...

  • 孤山梅

    梅,我来了。抖落黄昏 临水的枝桠支棱起层层耳语 孤山,依稀十二孔洞箫旧时模样 只是,闲云已淡 二月风载不动泛红的箴语 放鹤亭前,搁浅的绿萼梅在人潮中 轻抚琴音泠泠 九百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