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北京
  • 纸片与倒影

    面前的这位白衣女士淡然自若。一张简易便捷的桌子,一个白色的盒子。并没有过多的交流。 想着她的“职业病”怎么这么“轻”,我转身离开了。 回想那段没有奇怪也没有多余的对话,就像这...

  • 漂浮

    走在往日的街道上,我发现闭门多日的菜农与饭馆总算陆陆续续开始工作了。想来春节过去了十几天,加上节前的几天,他们的休假也不短哩。 看来过不了多久,我又可以回到数知的那个世界,那...

  • 花与太阳

    秋季的雏菊虽然还没到凋零的时候,可它身旁一片狼藉已经无所寄托。天空上的太阳或许能成为最后的选择,可太阳离它实在太过遥远。每当它想去靠近,都只会触碰到空气。确实,现实存在的花又...

  • 我是谁?

    窝是自闭游戏少年,也是网恋失意老手。 是看书认字的学生,也是咬文嚼字的作者。 是单纯可爱的朋友,也是叛逆稚气的孩子......这些都是窝 不能明确什么样的自己是自己,那么自己...

  • 犯病

    只想逃避。逃避现实,逃避社会;逃避不堪回首的往事,逃避日暮途穷的当下。 要尽可能地不被人察觉,尽可能地不被发现。静静地呆在那个黑漆漆的角落里。任何一点点的光亮都会让我觉得刺眼...

  • 语言

    我相信语言的意义在于表达。 至于对方有没有当回事,语言本身并不负责。即使再巧妙的方法,再美丽的修辞也不能丝毫改变这一点。 况且在我们就行交流的时候,大多时候都没有太多的时间去...

  • 夏日

    自行车咯吱咯吱的声音与蝉鸣交织在一起。

  • 荐书

    下午店里来了位顾客。她说她的孩子喜欢文学,刚上高中。同事听后推荐给她一本《世界通史》。显然文学和史书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同事顺口询问我的想法,我只知道一部分世界名著,但窝不清...

  • 艺术源自生活

    星与星之间的距离,咫尺天涯;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 读书对一个人的改变不会比书本本身对房间的改变更多。 其实我们读的不是书,而是认识人,认识作者。当我们心里产生合适的疑问时,便...

  • 水滴

    我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看着天空中飘起了小雨,我放缓了车速。 在灯光的照射下它们看起来就像一颗颗稻草,轻盈、矫健的身姿令人陶醉。我有些累了,就在一座休息站停下了车。 进入休息站,...

  • 对视

    她的手抓着她前面那位先生的手臂,两人不时小声地说些什么。 我注视着他们,因为在车上我也无法将我的眼光放在别处。 那位先生好像发现了我的好奇。他看向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抑住了想要...

  • 沉沦

    最近小区修了路,这使得社区的居民有些许不满。 以至于一个不熟悉路的人要从被包围着的工地逃出来,得花点功夫。 这就像每个人的命运,你永远不知道你走的道路是怎么样的。你以为的捷径...

  • 艺术家

    一个二十多岁无所事事的人,是极易容易把自己想像成艺术家的。 其中作家是最不需要门槛的职业,你只需要能观察会写字就行了。至于写得咋样,你不知道也不在意——艺术本来就是虚无缥缈的...

  • 错觉

    窗外渐渐下起了细雨,我望着黑漆漆的天空和窗上的雨滴。庆幸。我出门带了伞。 车厢里的人渐渐稀少,静得只剩下风声和电车行驶的声音。 又到了一站,可电车的“嗯嗯”声并没有停下。这时...

  • 人情

    与一个闺蜜聊天了解到她的表哥很拜金,过年的时候故意抱着小孩出来,二胎办满月酒还收钱。 从只言片语中我了解到,或许她刚刚结婚,她的小家还不够稳固。所以对这些东西就特别敏感。当然...

  • 意外

    “这里的网络信号并不好。”我抱怨到。 “赶紧上楼看风景啊,我们来这儿又不是来上网的。”我的朋友急急忙忙上了楼,我慌慌张张地跟在后面。 这个阁楼并不大,以至于只能让两个人并排走...

个人介绍
生活在艺术与文学的庇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