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张是我的第一幅山水画创作作品《兰州丹霞》(刚刚完成的),取景自西固至安宁桥西北方向的丹霞山。尺寸为四尺12开,半生熟宣纸。第四张彩铅画是当时的现场写生。
这才是真水平👍
刘继卣大师经典白描,登峰造极!刘继卣大师经典白描 刘继卣(1918——1983),杰出的中国画家、新中国连环画奠基人,被誉为当代画圣,“东方的伦勃朗和米盖朗基罗”。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卓有成就的人物画、动物...
慈悲需要智慧来制约,上面说的并不是慈悲的行为,而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善良,善良,它本身就有被欺骗和被陷害的特征,因为善良代表无知。所以真正的慈悲的修行是建立在戒定慧的基础上,只有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在智慧的观照下,看清因果,看透虚实,然后用慈悲心去度众生。度众生是帮助众生认识到痛苦和烦恼的本质,在出离心的基础上修解脱道,而不是对方有什么物质上的困难去帮助,对于这种帮助,我们称为结缘,只是跟对方结一个缘,为以后渡化对方准备,这个缘有可能是善缘,也有可能是恶缘,但是只要有缘就会产生交集,才有度的可能性,所以佛经里的很多概念,是我们想当然的给理解错了。真实的修解脱道,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个人建议以戒为师,修行四念处,以楞严经为指导,是不会走错路的
参话头最近看佛学之类的书,经常会说道要有慈悲心,要多行善。但是我所看到的和所经历的让我迷茫。我这几年经历几个很凶险的局,每次都是以冷酷无情的心态来看待局面的变化,最后都带着不错的利...
金刚经里多次提到四相,并且明确指出: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那么什么是四相?又怎样做到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呢? 四相在金刚经里只有名词,并无解释...
说的是对的,但是还是要在内观中,真正的证悟到、感受到这个状态,才是真实的受用。理事无碍,理上可以顿悟,事上仍需渐修。现在你道理已经都明白了,所以推荐你转入内观的实修。只有真正的感受到一切才是受用,否则只是文字相上的转述而已。以上所说若有不当之处,请多多包涵,勿生烦恼。👍😊🙏
色亦是空肤浅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义理,是佛教的重要思想。 “色亦是空,空亦是色”,此“色”指我们五根——眼睛、耳朵、鼻子、身体触觉及意识五观感知的...
学习山水画以后,一直很难把握云和水的那种曲线的柔美感,所以用铅笔学一下人物素描,找一下感觉。 有一张是用毛笔画的,感觉毛笔在线条的表现力上确实还是要比铅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