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莺啼空深巷, 独坐中庭思薄凉。 最谢西风暗推窗, 偷得浮世满地霜。 (几夜前,兴尽晚归家,迎山间清风、拥满堂月色、读《世说新语》、闻河图《流光》、今日再赋一曲嘲哳 )
千千结——“礼” “礼”字可是道尽了中国人的情结,中国人的难处!礼,也就是君道,臣道,师道的学问;也就是做人,做事的学问。 何谓君道?君道,仁义而已! 何谓臣道?臣道,忠心而...
来凑趣吧。剑的形状是长而直,主要以击刺为主,劈削为辅;刀刃带弧,有利于拉和抹,主要是以劈削为主,击刺为辅。
就剑而言,我们一般知道得多的是古剑、长剑、双手剑、西洋剑等等。
古剑一般的特征是刃厚,短,无剑柄,金属质感强,一般无鞘,越王勾践剑就是典型的古剑,那个时候的剑和刀的区别不是很大,主要还是战阵中使用,劈和削仍然是重点,这是武人剑,是剑中少有的阳刚与坚韧,中国古典时代的游侠和西方中世纪的骑士,都喜欢佩戴这种剑,不算高贵,但是中直强韧,有士大夫的精神,那是早期的君子。其实有时候最喜欢的还是古剑,因为它的粗糙与刚强。
后来士族或者贵族慢慢从马上下来,冶金技术也逐渐精熟,钢的粗砺逐渐被金属的韧取代了,剑也脱离了战阵,成为了贵族配饰的一种,那时的长剑,锋刃不是唯一被重视的内容了,剑柄、剑穗、剑鞘都是必须考究的组成部分,有些甚至还需要佩玉。这也代表了那个时代逐渐形成的君子形象,外和煦而内坚韧,外表或古朴或雅致或清素,但内里都是柔韧坚毅,有着一颗剑胆。
当然,相对于古剑,长剑会轻巧了很多,因为剑身变薄,锋锐但却变脆了,这也代表了君子与士在肌肉与体魄变弱以后的气质的改变。古剑由于重,一般都是双手使剑,那时候剑柄较长,基本可以达到剑身的一半,当然,这样也有利于劈斩,看得出来,这样的剑柄是方便双手掌握的。而长剑一般都是单手兵器,单手剑由于轻薄,使用起来花样也就变多了,于是就有了剑术的复杂作用与发展,甚至还与舞蹈结了缘,于是有了剑舞与舞剑。也因此,单手剑有时候就会显得华而不实。
而当剑来到了大和民族之后,好斗的日本人还是继承了其双手剑的使用,只是结合了很多长剑的特点,以及刀锋的抹和斩的优势,发展出了日本刀。他们的刀很像长剑,有柄有鞘,长且薄,单面开刃,钢质很硬,和他们民族的偏激、强硬、锋利、脆弱的武士道和民族性是吻合的。
说回来到西洋剑,剑彻底贵族化以后,实战机会越来越少,最后基本成了竞技项目,当然这不代表西洋剑没有实战效果。西洋剑其实极致发挥了剑中柔韧、锋锐和点状攻击的特性,快、准确、灵活是西洋剑独具的魅力。也许这就和我们理解的现代西方绅士的冷静、有礼但却锐利的质感有些神似吧。
所以说,剑,代表了太多的精神,但不变的,是人们对剑的期许,对君子与骑士的期许,对道义不灭的期许。
对了,再强调一句,剑,可以不柔!
愿我手握真刚剑,斩卻三千烦恼丝。
从此腾身三万里,啼呖一声啸长风
开了锋的?
《汉剑霸王》剑峰潇怒寒光显,飞孕麒麟赋予辉;龙啸剑蓝空中弹,飞出剑鞘斩邪归。 (中华新韵)
金庸老爷子的《射雕英雄传》桃花岛上还有一副对联: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就是黄药师的碧海潮生曲
尤其喜欢黄药师的《碧海潮生曲》(内力不够不要听,哈哈哈)😉
乐器小传之箫:玉人此处正说箫-1- 宋神宗元丰五年的农历七月十六日这天,苏轼和他的朋友们在月夜里划着小船游赤壁。 小船在江面上任意飘荡着,船上的人们敲击船边,打着节拍应声高歌。其中更有会吹箫的客人,依着...
-1- 宋神宗元丰五年的农历七月十六日这天,苏轼和他的朋友们在月夜里划着小船游赤壁。 小船在江面上任意飘荡着,船上的人们敲击船边,打着节拍应声高歌。其中更有会吹箫的客人,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