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心能静;有事,心能定。 无事时心能静,是一种修养。 古人有句话说,“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人生莫如清,太清反类俗情”,人在有事的时候,一般都能有一个专一的目标,一心...
![240](https://cdn2.jianshu.io/assets/default_avatar/14-0651acff782e7a18653d7530d6b27661.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240/h/240)
无事,心能静;有事,心能定。 无事时心能静,是一种修养。 古人有句话说,“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人生莫如清,太清反类俗情”,人在有事的时候,一般都能有一个专一的目标,一心...
天生的思想家就像探险家,他们永远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用他们澄澈的目光审视着整个宇宙,探寻世界的本质,追问生命的真相。在他们探险的路上会遇到前人留下的地图,他们会拿起来看,有些被他们认可的地图,他们会沿着前行,发现走不通或者到了地图尽头的时候,他们还会根据直觉继续前行。他们根本不在意“思想家”的名号,也不在意是否“独立思考”,只是别人在看他们的时候,给他们安了一个“思想家”的头衔,把他们探险的方式称作“独立思考”。
而学者型思想家则像探险出发地的秘书,他们把所有前人的地图搜集起来进行归类、对比、分析,但是学者型思想家很少亲自上路,他们只是搜集、整理。他们的工作也是很有价值的,一本条目清晰的地图册对于探险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工具。
天生的思想家也会做搜集整理地图的工作,但是他们不以此为目的,而学者型思想家则以搜集整理为目的。
还有一些人,则为了“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他们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思想家”,为了展示给别人看,“嗨,哥们,我是个独立思考者,我真的是个独立思考者,我跟别人不一样”。这些人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为赋新词强说愁、语不惊人死不休。其实,他们从未出发,他们只是在原地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