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66 卷十一·官能第七十三 7/7 原文: 雷公问于黄帝曰:《针论》曰: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何以知其可传? 黄帝曰:各得其人,任之其能,故能明...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66 卷十一·官能第七十三 7/7 原文: 雷公问于黄帝曰:《针论》曰: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何以知其可传? 黄帝曰:各得其人,任之其能,故能明...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65 卷十一·官能第七十三 6/7 原文: 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遥(“遥”当为“摇”——译者注)大其穴,气...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64 卷十一·官能第七十三 5/7 原文: 邪气之中人也,洒晰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其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63 卷十一·官能第七十三 4/7 原文: 用针之服,必有法则:上视天光,下司八正,以辟奇邪,而观百姓,审于虚实,无犯其邪。是得天之露,遇岁之虚,...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62 卷十一·官能第七十三 3/7 原文: 明于五输,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条理。言阴与阳,合于五行,五脏六腑,亦有所藏。四时八风,尽有阴阳,各...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61 卷十一·官能第七十三 2/7 原文: 黄帝曰: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有过。知解结...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60 卷十一·官能第七十三 1/7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余司诵之,子听其理。非则语余,请...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59 卷十·通天第七十二 3/3 原文: 黄帝曰:夫五态之人者,相与毋故,卒然新会,未知其行也,何以别之? 少师答曰:众人之属,不如五态之人者,故...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58 卷十·通天第七十二 2/3 原文: 黄帝曰:治人之五态奈何? 少师曰: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57 卷十·通天第七十二 1/3 原文: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 少师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56 卷十·邪客第七十一 8/8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八虚,各何以候? 岐伯答曰:以候五脏。 黄帝曰:候之奈何? 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气留...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55 卷十·邪客第七十一 7/8 原文: 黄帝曰:持针纵舍奈何? 岐伯曰:必先明知十二经脉之本末,皮肤之寒热,脉之盛衰滑涩。其脉滑而盛者,病日进;...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54 卷十·邪客第七十一 6/8 原文: 黄帝曰:手少阴之脉独无腧,何也? 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53 卷十·邪客第七十一 5/8 原文: 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于掌中,伏行两骨之间,外屈,出两筋之间、骨肉之际,其气滑...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52 卷十·邪客第七十一 4/8 原文: 岐伯曰:手太阴之脉,出于大指之端,内屈循白肉际,至本节之后太渊,留以澹,外屈上于本节下,内屈与诸阴络会于...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51 卷十·邪客第七十一 3/8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愿闻持针之数,内针之理,纵舍之意,扞皮开腠理,奈何?脉之屈折,出入之处,焉至而出,焉至...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50 卷十·邪客第七十一 2/8 原文: 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 伯高答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49 卷十·邪客第七十一 1/8 原文: 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卧”当为“汗”——译者注)出者,何气使然? 伯高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