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免疾病及其靶点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系统“自相残杀”的结果,核心机制是免疫系统自我识别功能紊乱,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目前已知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超过100种,常见的包括类风...

自免疾病及其靶点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系统“自相残杀”的结果,核心机制是免疫系统自我识别功能紊乱,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目前已知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超过100种,常见的包括类风...
从临床到临床,BTK近百年接力赛 1952年,一名8岁的儿童反复被肺炎球菌感染,出现了严重的败血症。当时负责诊治的医生奥格登·布鲁顿(Ogden Bruton)发现孩子体内缺...
人体器官的形成、发育、病理等机制一直是萦绕在科学家脑中的难题,如何建立高度逼真的人体器官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目前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细胞和动物模型。近年来,类器官和器官芯片作为...
“头号杀手”易主,不再是心血管疾病,更新为神经系统疾病。《柳叶刀-神经病学》(The Lancet Neurology)一项全球调研结果显示,过去30年,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病例...
引言 自1975年小鼠杂交瘤技术问世,全球获批上市的单克隆抗体已超过百种。单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强力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家发现单抗似乎太大了。150kDa左右的IgG限制...
前言 类器官已成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领域的“明星模型”,在疾病机制研究、药物筛选、精准医疗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许多科研人员在尝试类器官培养时,常常面临“无法形成结构”...
先讲个故事 2024年11月5日,中国科学院在上海举办“纪念JAK-STAT 30周年庆典和科学论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傅新元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提到: JAK-STAT信号通路...
前言 2025年开端之际,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艾米迈托赛注射液”(商品名:睿铂生)获批上市,比美国首款获批的MSCs疗法仅仅晚15天。 MSCs从概...
前言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是肿瘤微环境因人而异,如何重现肿瘤生物学特征和免疫治疗效果,忠实反馈患者特异性免疫微环境是构建实验模型面临的挑战。 常规2D细...
引言 外源mRNA在体内表达蛋白的概念由来已久,其可行性可以追溯到1990年。然而直到mRNA疫苗的获批以及诺奖的加持,才将该领域推向新的高度,促使科研团队或公司积极探索mR...
前言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领域,阿尔茨海默病(AD)犹如一场无声的风暴,逐渐吞噬患者的记忆与思维。在我们不断挖掘这一疾病病理机制的过程中,那些曾经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治疗靶点又...
前言 在人类与病毒的漫长战斗中,疫苗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之一。从曾经肆虐全球的天花病毒到现在依然困扰人类的流感病毒,疫苗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病毒奉行“极简主义”,由蛋白质外...
AMPK概述AMPK被称为细胞内的“能量卫士”、人体内能量代谢的“总开关”,在能量不足时被激活,帮助细胞恢复能量平衡。 研究发现AMPK活性调节存在多种分子机制和生理调节,因...
既生瑜何生亮! 早在1995年,Ribozyme Pharmaceuticals就提出了“治疗性RNA编辑”的概念,发现反义寡核苷酸能够募集ADAR酶到互补RNA链上进行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