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孔子曰:“行己有六本焉,然后为君子。立身有义矣,而孝为本;丧纪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阵有列矣,而勇为本;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居国有道矣,而嗣为本;生财有时矣,而力为本...

原文: 孔子曰:“行己有六本焉,然后为君子。立身有义矣,而孝为本;丧纪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阵有列矣,而勇为本;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居国有道矣,而嗣为本;生财有时矣,而力为本...
原文: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卷九 孝经) 释义:孔子说:“孝道,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从孝道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感悟: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讲关于孝...
原文:《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卷一 周易) 释义:《...
原文: 公问曰:“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对曰:“夫人道政为大。夫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孔子对曰:“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信。...
原文: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于得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卷十 孔子家语) 释义: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施政道理及方法,都记载...
原文:见善,必以自存也;见不善,必以自省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卷三十八 孙卿子) 释义:看到善行,必定一丝不苟地自我对照,并加以学...
原文: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河海。(卷三十八 孙卿子) 释义:不积累半步前进,无法远行千里;不汇聚滴水细流,无法成为浩瀚江海。由此可见,任何事情都是由小渐大...
原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释义:工匠要想做好工作,必须先使工具精良;士人要想弘扬仁义道德,一定要先深...
原文: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卷七 礼记) 释义:君子之间的交往淡如清水,小人之间的交情蜜如甜酒;君子之交虽平淡却能互相成就,小人之交虽亲密却...
原文: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卷三十四 老子) 释义:随便的许诺,必定很少讲求信用;把事情看得容易,必将遭遇更多困难。因此圣人处事还要抱着艰难之...
原文: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诫,无行所悔。(卷十 孔子家语) 释义:要引以为戒啊!不可多话,多话容易因为轻慢心而说错话,最后招来祸害;不可多事,...
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卷七 礼记) 释义:心是不可片刻偏离正道的,可以离开的就...
原文:夫人有善鲜不自伐,有能者寡不自矜。伐则掩人,矜则陵人。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卷二十六 魏志下) 释义:人有善行,很少有不自夸的;有能力,也很少有不自傲的。...
原文:“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
原文:故《易》曰:“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卷四十三 说苑) 释义:《易经》上说:“有一个道理,能按着去做,大能保住天下,中能保住国...
原文: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众人之上;视彼犹贤,自视犹不肖也。故人愿告之而不厌,诲之而不倦。(卷四十六 中论) 释义:真正的君子,常保心态谦虚,举止恭敬...
原文: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卷四十 韩子) 释义:招致光荣或侮辱的责任,全在自己,不在别人。 感悟:身边有一位小姐妹,为人特别热情,和她在一起总是备受照顾。前两天聊...
原文:太公曰:“将有三礼。冬日不服裘,夏日不操扇,天雨不张盖幕,名曰三礼也。”(卷三十一 六韬) 释义:太公说:“将帅有‘三礼’必须亲身力行来做表率。冬天不穿皮衣,夏天不执...
原文:我有公心焉,则士民不敢念其私矣;我有平心焉,则士民不敢行其险矣;我有俭心焉,则士民不敢放其奢矣。此躬行之所征者也。(卷四十五 昌言) 释义:上位者有公正之心,下属,百姓...
原文: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释义:积德行善的人,心定神闲而一天比一天更喜悦快乐;作假造恶的人,心思费尽却一天比一天更窘迫困苦。 感悟:积德行善,做利他之事,传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