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吉林
  • 18 岁,妈妈的一封信

    首先爸爸、妈妈应该感谢你,感谢你的到来,让我们成为一家人,你 18 年的成长过程教会了妈妈如何做妈妈,爸爸如何做爸爸。但我们未曾有育儿经验,在这其中一定做了一些对你有伤害的事...

  • 18 岁,妈妈的一封信

    首先爸爸、妈妈应该感谢你,感谢你的到来,让我们成为一家人,你 18 年的成长过程教会了妈妈如何做妈妈,爸爸如何做爸爸。但我们未曾有育儿经验,在这过程中一定做了一些对你有伤害的...

  • 《论语》1.11

    我想子贡是《论语》中大家最喜欢的人物,有钱有才,而且是最孝,尊师重道,可谓全才,这些优点老师都能看出来,所以老师辅导更为重要以使人尽其才 有一个叔孙武诋毁孔子 子贡说:“不要...

  • 《论语》1.10

    为什么有人每天乐乐呵呵,有人忧愁很多? 《论语》中司马牛,就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当他问老师什么是仁时,老师告诉他“说话谨慎些就近仁了” 当他问老师什么君子时,老师告诉他:“...

  • 《论语》1.9

    知、仁、庄、礼 孔子说:一个人的才智已能达到治国之道,但他的仁德不足以保持它,那么虽然得到了,一定还会失去;如才智 达到了,仁德也足以保持了,但不能庄严地对待百姓,那么百姓就...

  • 《论语》1.8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 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就像日食、月食一样。他犯错的时侯,所有人都看见了;他改正错误的时侯,有所人都...

  • 《论语》1.7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译: 孔子说:“贤人逃辟乱世而隐居,其次有的避开有动乱的国家,再其次有的见到人家不能以礼相待而避开,又其次有的听到人家有恶言...

  • 《论语》12.31

    今天分享一句成语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说:“面临实行仁德的事,就是对老师也不谦让” 理解:如果老师不仁德,那我们应该怎么选择,是告诉孩子他是老师,“小不忍则乱大谋”这...

  • 《论语》12.30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 孔说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栖栖】忙碌不安意思,【佞】就是会说话 有个微生亩这个家伙直呼孔子大名,说:“孔丘,你为...

  • 《论语》12.29

    今天分享 :为什么要学习? 六言六弊 1.不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2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4 好真不好学,其蔽也绞 5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6 好刚...

  • 2024年读过的书

    1.《少有人走的路》 2.《孝经》 3 《论语与算盘》 4 《胡适家书》 5《让孩子成长的秘密》 6 《比讨厌的勇气》 7 《金刚经说什么?》 8《梁启超家书》 9《梁启超说...

  • 《论语》12.25

    1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译:孔子说:“君子只忧虑自己无能,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 其老人家也曾讲过:“不患人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

  • 《论语》12.24

    今天分享两句,对我有影响的两句话。 大家都晓得每个人要修行“德”,如果一个人有“德”,其自会生和气,有和气才会生愉气,有愉气才会生婉容。老子也曾说过:“专气致柔,以及‘冲气以...

  • 《论语》12.22

    四避 【原文】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解释 孔子说:“贤人逃避乱世而隐居,其次有的避开有动乱的国家,再次有的人见到人家不能以礼相待而避开;又其次有听...

  • 《论语》12.21

    【原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 自身正了,不用发号命令老百姓就会去做;自身不正,即便发布命令百姓不会去做 拓展:与“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

  • 《论语》12.20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坚定地相信,努力地学习,坚持固守以至死,完善为的大道。...

  • 《论语》12 月 19 日

    最喜欢的一句话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消失的时光就像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流去

  • 《论语》-河北三个初中生杀死同学是谁的恶?

    原文 子张曰:“何谓四恶”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一是、不教而杀谓之虐。不事先教导人,就要用刑杀来推行或制...

个人介绍
言慢者贵,性柔者富,德厚者旺。
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
身在当下,勿在别个心里修行自己
这里有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