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陕西
  • 读《论语》(三):切勿拿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折磨自己

    学而篇: 十一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十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

  • 读《论语》(二):人性需要仪式感

    读学而篇: 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七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为学,...

  • 读《论语》(一):缓解内耗,也可以读读《论语》

    前言 现代社会,内卷、精神内耗成为越来越多人会遇到的问题。 网络上有很多故事,推荐有很多国内外的书籍。 奇怪的是,比起现代书籍,我更喜欢看古代的书籍,比如,《论语》。 提起《...

  • 240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这是我的答案

    作为一个历史系的学生,中和兄也常常被别人问:你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呢? 我静默思考良久,但是苦于不能立刻给出一个完满的答案。所以今日,我希望来跟大家谈一谈学习历史给我带来的收获。...

  • 读中国哲学史之魏晋玄学

    东汉末年,长期的戚宦之争,政治腐败,君权不复。至黄巾起义,大一统局面最终打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门阀士族自立。 显然董仲舒以来的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理论已不再适于魏晋之需...

  • 读中国哲学史之孟子

    说道孟子,不可避免的就要问:人性之为何? 孟子答:人性本善。 在中国思想史上,阐述“人性”问题的一定不只有孟子,也不是孟子首先思考“人性”的问题。 像《自性命出》中关于“性”...

  • 读中国哲学史之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高中语文课本里这篇《逍遥游》,大概就是人们普遍对庄子认识的来源了。 语文课上,它...

  • 读中国哲学史之后期墨家

    总是对墨家很有亲切感。可能是墨家的阶级立场更贴近大部分的普通百姓,总是站在最实际实在的观点,趋利避害,谋取最直接直观的好处。 他们总是务实,非本意的注重实践。也所以,墨家在自...

个人介绍
不管是学音乐还是学哲学,其实都只是为了获得内心的强大和平静。只是这些不能与家人说,是一个人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