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决定去外地过年是我的馊主意,出了门之后一切的"衣食住行"主导权,却交由了儿子和儿媳操控。 大年三十除夕夜接近尾声时,他们发出指令:初一挤赤坎,品年味。 赤坎?就算是人家...
虽然,决定去外地过年是我的馊主意,出了门之后一切的"衣食住行"主导权,却交由了儿子和儿媳操控。 大年三十除夕夜接近尾声时,他们发出指令:初一挤赤坎,品年味。 赤坎?就算是人家...
从广州到越秀,到北京路商业步行街,早已被"踏破铁鞋"得熟识又热络。繁华,自在,精致,自不必说。 年末,再被"淹"入它的人山人海,比肩接踵,拥挤到"幸免于难"。之后,还有一口气...
对中国传统生肖属相,"人与动物"的巧妙结合,"并轨"而相互依附,人与自然之文化没有更深研究。也才敢无拘泥的断想,"捕蛇者说″么? 十二生肖中,除了"辰龙"属虚构,不能在现实中...
前两天,买了本孙郁的书:《苦雨斋旧事》。 孙郁何许人呢?之前,是踏实的陌生。也只是在读林斤澜《杂花生树》时第一次读得"孙郁"二字,林先生的书正是他给写的序。那时,当即被这份序...
题目中的"谎言"是偶尔捡拾来的,捡于意识或无意识的沙滩。 不是垃圾吧?由它开头,人生才算是解开衣袖兜风,自由又自在。随性的谈人生感受,我是有资格的,毕竟活过了一个甲子,活过6...
平素喜欢读点书,读着读着,就会怡然自得起来。有时,还入了"无书无我"之境,面对的只是那人、那景,那语境。比如,入民国的林斤澜之境。 当然他的一半也可以是解放后之人生,却我入的...
文学上,我倒是有从善如流的习性。偶尔听得文友说刘心武的《也曾隔窗窥新月》多好多好,就无法放过了。 说是散文,更似一系列作者当年做编辑时与文坛名人约稿的来往手札与记忆。那时的经...
秋天的菠菜冬天吃。却其实,是谐音梗下的误读。 赵本山的小品里有一个经典片段:秋天里悄悄给心爱的人送一把菠菜。于是就赋予了成语"暗送秋波"的新解。 今时,那小品已经远去,却脑海...
偶然看到文友为一本书的推介文章。感觉还行,就决定买上一本。 按照惯例,把书名微信给了一位小同事,由他完成余下的网购操作。随后,同事反馈回来了信息。只是这信息与往常的路数大不同...
教学相长,是师生的基本关系么?孔子,是古中国的第一任老师么?私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中西方文化教育的根本差异有哪些?《大学》是什么大学? 尽可能地找些相关联的词条,以举一反三,...
一一记明代廉吏姚诚立 "姚诚立,山西安邑人,进士,如松之孙。万历二十九年(1601)来令洋。慈祥恺悌,正直公廉,建尊经阁,创蔡伦祠,刊《谕洋民家训》,著《作民要诀》,德惠所征...
数年前,在村里置了一座新院,后来发现最大的益处,只在于收留了一池止水般的宁静。 刚落成时的心劲在时光的渐渐中散去。如今该只有我这个老年加闲人,隔三差五地回去一趟。一来打扫打扫...
家里的学生在放学的路上买了两只螃蟹,一大一小。大者硕壮,孔武有力,小的幼稚,盈盈可人。却此刻,它们各居一小塑料盒中,如蹲水牢。可是前世犯了什么罪么? 奈何,小孩有小孩的世界观...
在杜家村,除了残损、孤单的姚家绣楼本身,其他口传,或者刻碑、纸质的信息都十分稀缺。 比如,既然是姚家绣楼,就当有绣楼的主人呀,姚家大姑娘、二姑娘,甚至三小姐,遗憾的是至今却不...
二哥的二娃的大女儿,要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十二岁生日。绕吧?三爷,我必当参加。 看,三代女,都忽然长大长高了,自然心是欣喜的。欣喜之余,又有点小伤感:伤感孩子必得争脱怀抱,必得开...
在运城的文化圈里,"王西兰"三个字,更像一个热络的文学词条,常常闪现于报刊,和人们的口语中,海量点击。 只是对于文人墨客之属,我惯常抱之以敬而远之的态度。一来,觉得对文学的痴...
走心?择出这个词,定睛去看,才发现确有点意思:走神、分心,或者用心、上心。相反而相成。 如果说吃喝拉撒,这些寻常事"走"的是消化道,口福满满,亦或消化不良。与胃肠道相比,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