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北京
  • 我们的经验在量子世界里失效了

    现代科学被认为是经验科学,观察现象和实验验证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就明确提出,从得之于经验的有限事物之性质或规律,可以推广到所有事物的普遍性质或...

  • 用自己的身体进行电学实验的科学家

    约翰 威廉 里特尔,18世纪末、19世纪初,天才,而又古怪的德国物理学家。在他短暂人生中,取得了多个科学史上的第一。1798年,他首次提出化学反应能够产生电流,因此有些人将他...

  • 科学家成功的要素——信念、毅力、直觉

    今天,让我们以开普勒为例,看看那些天才的科学家是如何成功的。 约翰尼斯 开普勒,17世纪初叶的德国著名天文学家。他是为数不多的哥白尼日心说早期坚定支持者之一。 开普勒赞同哥白...

  • 笛卡尔的微粒宇宙

    哥白尼日心说捅破了亚里士多德的宇宙,在其后的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哥白尼,这使得后世的学者们在怀疑传统学说的同时,不得不重新思考那些已经被亚里士多德给出答案的问题。比如...

  • 走向无限宇宙——科学史上第二次宇宙观大讨论

    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两次宇宙观大讨论,第一次是在古希腊,焦点问题是地球是否运动、宇宙是否无限。最终亚里士多德以地心说有限宇宙结束了这场讨论。在他的宇宙模型中,恒星天球极其重要...

  • 亚里士多德学说何以主宰科学界两千年之久

    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跨越两千年,无论科学中心转移到北非、中东,还是回归欧洲,亚里士多德学说始终是人们认识宇宙和自然现象的教科书。为什么它能够主宰科学界如此漫长的时间。 今天,...

  • 古代科学与基督教的融合

    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作是世界各种文化相融合的历史。首先,两河流域和古埃及丰富的天象观测记录和大量的算术经验为古希腊科学提供了基础数据;亚历山大城作为国际性大都市,来自不同民...

  • 整合矛盾——科学跃进的方式

    光的本质是粒子还是波?时间是独立于其他事物存在的吗?这些问题,曾经引发科学界广泛而激烈的争论。而结束争论的方式都是整合后形成新的理论,从表面看,新理论只是原本两个相互矛盾的理...

  • 时间含义的变迁

    时间是什么?这算是个问题吗。在我们看来,时间是很简单、很基础的东西,均匀流失,独立于其他事物,从过去流向未来,能用钟表度量。在时间的进程中,宇宙中的事件以有序的方式次第发生:...

  • 牛顿的继承与叛逆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陈方正先生对牛顿科学贡献的评价,继承与叛逆。 在我们看来,牛顿理所当然的被视为17世纪科学革命最重要的人物,也是现代科学的开创者。科学与宗教分道扬镳,上帝...

  • 现代实验科学与古希腊理性科学的分野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确立了“实验哲学”的四条“哲学推理规则”。这套规则的核心理念是,在纷纭的宇宙万象背后存在极少数几条基本原理和定律,现象与原理之间有完全的、非常紧...

  • 万有引力从何而来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陈方正先生在《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在西方》一书中,对牛顿和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进行的精彩评述。 牛顿最早发现了万有引力,但是,在《自然哲...

  • 牛顿最伟大的贡献是什么

    牛顿对科学最伟大的贡献不是微积分,也不是万有引力。《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之所有能够成为现代科学的开山之作,绝不仅仅因为它清晰严谨的论证,或者它的计算与观测结果惊人的符合,它的...

  • 梵蒂冈的宗座科学院

    在梵蒂冈,这个基督教世界的中心,有一家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院,宗座科学院。位于梵蒂冈花园的卡西纳宫,它受到教皇的直接保护,但进行独立的学术研究。 宗座科学院的前身是 林琴 科学...

  • 基督教对现代科学革命的态度

    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宗教和科学是对立的,信仰和理性之间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不可忽视的事实是,现代科学正是在欧洲基督教世界中孕育、萌芽,并且发展、壮大的。在16世纪,基督教...

  • 哥白尼没能解决的问题引发了现代科学革命

    哥白尼日心说,解决了一部分长期困扰西方天文学界的问题。 首先,哥白尼将太阳放置在宇宙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行,而月亮则是围绕地球运行。根据哥白尼的计算,行星距离太阳...

  • 哥白尼革命——由复古引发的革命

    现代科学革命从哥白尼开始,但是,他提出日心说的初衷是复古而非革新,在《天体运行论》前言,致教皇献词中,他就提到了三个古希腊“地动说”的假说:一是费罗莱斯的宇宙模型,其核心是“...

  • 现代科学革命从天文学开始

    现代科学革命,也就是第二次科学革命。从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为开端,到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宣告革命成功,这一百多年的时间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 科学之美与艺术之美

    今天,和大家一起欣赏一篇杨振宁先生的文章,《科学之美与艺术之美》,不说废话,进入正文。 科学与艺术,都与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广泛存在于科学与艺术之中,但美的类型却不相同。...

  • 全同粒子

    之前,在分享清华大学吴国盛教授的《什么是科学》系列讲座的时候,讲到自然的数学化实质上是均质化的过程,导致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蜕变成单调的、均一的数字世界。 人们或许觉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