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八一建军节快乐

    今天早上醒来打开手机,发现我妈给我发了一个红包:建军节快乐,原来今天又是建军节了,退伍已经六年,时间过得真是飞快 上大学的时候,国家有在大学征兵的政策,我从小就有从军入伍的梦...

  • 健身的疼痛

    昨天中午健身完,从屁股到大腿都很疼,晚上女朋友帮我按摩了一下,感觉好多了 以前健身的时候我总喜欢点到为止,出出汗就可以了,但是我发现那样真的不出效果,无论想要减肥,增肌,塑形...

  • 丑恶的人

    昨天上班去早了,公司门还没开,几个同事站在公司门口聊天,有一位同事刷着手机,突然很气愤地跟我们说:这个人太可恶了。我们忙问缘由,她说:朋友圈里有人发”感谢疫情,终于不堵车了”...

  • 睡沙发

    昨天晚上睡在客厅的沙发上,感觉不是很好 沙发两侧的扶手太高了,不是合格的枕头,头靠上去,人好像坐起来了一样,根本没法睡觉,只能平躺在沙发上,平躺的时候又感觉有点矮,于是伸出一...

  • 多听多见多识

    有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生而知之者未曾见过,我们大多数人都属于学而知之者 学而知之,就需要我们增广见闻,多识多记,这样自己的学识才会愈发广博,我们也能够依凭更多的见闻进行...

  • 有流程,才能做得更好

    做事一定要有清晰的流程,否则会给自己造成极大的负担 所谓的流程,其实就是不需要思考,就能按着步骤来做的事,有一些我们又叫做习惯 每天早起,我家都要喝热水,所以早上需要有人来烧...

  • 好学是一种习惯

    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好学是一种稀有但又很重要的习惯,我们如果能养成这种习惯,那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将会带来无尽的帮助,有好学的习惯,就愿意去接触...

  • 再思而行

    常言道:三思而后行。 我们经常理解的是做事之前要经过周密的思考,然后再去做,但是孔子却说:再,斯可以。意思是说,考虑两次就足够了 其实有的时候阻碍我们行动的不是了解的少,反而...

  • 闻而不行,不如不闻

    “子路有所闻,未之能行,唯恐又有闻” 子路在学习到有用的理论知识但还没来得及实践的时候,很担心又学到新的理论 我们常说,“什么都懂,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

  • 我理解的孝

    论语中记录了孔子多次对答弟子“什么是孝”,“父母唯疾其之优”,“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其中我最认同的是四个字“敬而能养” 首先最基本的是“能养”,要保...

  • 地铁一号线

    工作日早上去坐成都的一号线绝对是对身体素质的一种考验 通过安检,刷卡过了闸机,跟着人流往一号线走去,还没下扶梯的时候会有执勤的安保拿着一个小喇叭:往前有楼梯,可以直接下是,更...

  • 认识与实践

    认识来源于实践,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片面到更多方面的发展,认识也是一样 而认识同时又能够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离开了实践的认识是脱离实...

  • 聪明的去努力

    昨天跟我们一起工作了一个多月的同事高同学提了离职,离职的原因是觉得自己完成不了kpi考核 高同学年纪不大,我们都说在她这个年纪的我们还整天在耍,一起工作的这一个月,能感觉得到...

  • 闷热的成都

    今早醒来,感觉身上黏糊糊的,转头看了一下风扇,还转着呀,这鬼天气,真的是太闷热了 我是北方人,北方的夏天跟南方完全不同,是一种干燥的热,站在太阳下要把人晒脱皮,但是只要移步到...

  • 积累

    【语句积累】 •王若虚说:文章中的一切材料,都是为主旨服务的 •袁枚说:如果主旨不突出,没有权威,整篇文章就没有凝聚力,松松垮垮,不知所云 •一文一事,一篇一旨 •公文写作中...

  • 词句积累

    •初写公文者,难免受挫一时 •有的以为公文不过是雕虫小技,拿来便写,结果三篇五篇写不成样子 •有的读了公文写作的册子,自以为得了天机,几试锋芒,却总有画虎不成反类犬之虞 •必...

  • 胸有成竹or胸无成竹

    在中国古代绘画界,关于画竹有着两种观点 第一,胸有成竹说。苏轼的好友文与可在画竹时胸有成竹,苏轼形容他画竹:画竹必先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 要习惯而不是坚持

    我们经常会给自己定目标,告诉自己要多读几页书,多运动几次,从而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那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是坚持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而有些人可以持续不断地去做呢? 因为有些人对自己...

  • 实践论总结梳理

    最近在读实践论,它是一切的行事方法源头,让我们知道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认识指导实践,并预测实践结果;实践验证认识并修正认识。 有时候我们说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确实非常深刻,意思...

  • 理论指导实践

    我们常说:道理懂了很多,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因为我们所谓的“懂道理”并不是真的理解,而只局限于“知道”,这时的道理是别人的道理,而不是我们自己的。 什么样的道理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