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是一种习惯,是一种需要养成的好习惯。养成好习惯,是学习的最根本的基本原理。舒服的呆在自己的老习惯,不愿意改变,就是拒绝学习进步。儒家说读书能转人之性,曾国藩甚至说读书...
致良知,是一种习惯,是一种需要养成的好习惯。养成好习惯,是学习的最根本的基本原理。舒服的呆在自己的老习惯,不愿意改变,就是拒绝学习进步。儒家说读书能转人之性,曾国藩甚至说读书...
面对别人的批评和不理解,很难做到不动气,“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太难了。王阳明要编《朱子晚年定论》,也有面对批评的压力原因,也是一种“意气用事”,所以编出来之后五百年了...
1 新西兰留学时,结识了老康,身边的老家伙们都叫他老康,我尊称他康先生。 老康是台湾人。 曾经台湾某知名电视台的董事,正是亚洲四小龙比翼齐飞的好年代,老康卖了股份,在新西兰买...
学习,除了读书,最重要就是朋友。朋友是一把测量学习进步效果的活标尺,每次见到朋友,他有新的变化,新的进步,对你的激励也更真切。而如果身边交流的都是没有志向,没有见识,没有担当...
我知道有读者读到这里会说:“现在不行,现在的中国人根本你跟他讲不了这个!做不到!”这就是自己不愿意做。学什么,先拿把尺子去量别人,没有量自己。你自己能不能做到?自己愿不愿意做...
现在的所谓“学习”,是拔本塞源,拔出树根,塞住水源,没有根,没有本,到处乱学一气。正本清源的学说一日不彰明于天下,那么天下学习圣人的人就会一天天感到繁复和艰难。 【夫拔本塞源...
温故而知新,关键在温故。不温故,则无以知新。学习最大的敌人,就是不在已经学过的东西里持续反复学习,而是老想学“新东西”!新东西就在你学过的地方,而且只有你已经学过的地方,才有...
在我们当前的生活环境里,营销无处不在,不管是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还是网站、微信、微博、视频等现代媒体。特别是互联网+智能手机时代,“人人拥有麦克风,人人具有话语权,人...
我们不能伟大,因为我们不肯平凡;我们总是把事情搞得很复杂,因为我们轻视简单。你给他指一条大路,够做一百亿,一千亿的,他不肯走,说太简单了,老想再整点别的。一心想不走寻常路,却...
学问这东西,你若知行合一,就没那么多讨论,谁用谁知道,自己做了自己晓得。你若不去笃行,只在文句上讨论,永远没完没了。所以啊,说别人不对,都是自己理解不对。别人对不对,你也得在...
《传习录》中王阳明的通信部分,每段先说“来书云”,摘录一段对方的来信,然后加以回答。摘录是只摘录几句,但收信人知道那几句代表的后面整个内容。今天的读书人则不知道。所以只就那几...
知命,是守自己的正命,不处危地而自取覆亡之祸。你走在自己的正道,无论吉凶,都是正命。如果犯罪而死,就不是正命,是死于非命。“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所以立命也。”不管死活,都走正...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必有事焉,一定是有具体事,在从事具体事,而不预期其效验,(正,是预期其效果)只是勿忘勿助,不拔苗助长。 【来书云:“真知即所以为行,不...
王阳明不是苏格拉底,他的问答不是在逻辑辩论上不断缩小包围圈,把对方归拢到唯一答案上。儒家不是哲学,是行动,你要心存敬意,深信不疑,切实笃行,勿忘勿助,自己去体会。如果站在外面...
王阳明心学,不是书斋里做出来的学问,不可把它只当一个“学说”,要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去看,再运用到自己的人生中,才能获得那巨大的人生能量,学到几千年圣人传下来的那一点真骨血。 【...
明朝顾东桥说的“时弊”,也是永远的时弊,今天也一样,人们更处在“知识焦虑症”中,唯恐自己落伍了,到处瞎学,自以为在“学习”。就算是王阳明心学又火热起来,何尝不也是一种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