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山西
  • 乱世豪侠——李建成的故事

    古代有个词汇叫做夺嫡,可能是明目张胆的血腥,也可能是,隐藏在光环下的血腥,失败者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不肖行为,当然,他们最大的原罪就是输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我们常常是幸福的,因为...

  • @悠闲的愚翁 韩非子更可怜,李斯和韩非子有没有病态的一面很难说。。。。要么,韩非子是伪作?

    大风起兮——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其三

    只有当一个伟大的人物真正消失,你才真的能明白,他为你挡住了怎样的风雨。公元前210年的李斯,不知道心里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后人认为,他毁掉了秦朝,赵高是个死阉党,祸害朝廷的锅...

  • 我读《传习录》其二

    【原文】 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

  • 我读《大学》其二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

  • 修身

    君子战虽有陈(2),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

  • 亲士

    入国而不存其士(2),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

  • 《韩非子》02章 存韩

    【原文】 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席荐。秦特出锐师取地而韩随之,怨悬于天下,功归于强秦。且夫韩入贡职,与郡县无异也。今臣窃闻贵臣之计,举兵将伐韩。夫赵氏聚士卒,养从...

  • 虞夏书

    【原文】 帝曰:“夔!命汝典乐①,教胄子②,直而温,宽而栗③,刚而无虐④,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⑤,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 谐,无相夺伦(6),神人以和。” 夔曰:“於(7...

  • 《韩非子》01章 初见秦

    【原文】 臣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 当,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 臣闻: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韩而成从,将西面...

  • 剩勇——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其五

    有时候我会好奇刘邦对勾践的观感,对我来说,勾践具有刘邦一部分的气质,可能,还比刘邦更过分,因为什么呢,刘邦是敢拼命的,但是,勾践未必,有趣的是,勾践和刘邦,我最喜欢的男演员之...

  • 何谓国士——淮阴侯韩信的故事

    其实我对 韩信的观感是复杂的,甚至,扩展到整个楚汉,都有些复杂,有疑惑,也有瞎猜,但有一点很清楚,韩信是一名用兵十分大胆的将领,但是不是兵仙,这里面可能有许多主观和客观的原因...

  • 少牢馈食礼第十六

    【题解】 《少牢馈食礼》记述诸侯之卿大夫祭其祖祢于庙之礼。所以以“少牢”名篇,清人胡培翚 《仪礼正义》引《何休注公羊传》云:“天子诸侯卿大夫,牛羊豕凡三牲,曰大牢,天子元士诸...

  • 丧服第十一

    丧服第十一 【题解】 《丧服经传》记述天子以下,人死后相互哀丧的礼节、服饰。篇中依据亲亲、尊尊、名、 出入、长幼、从服的原则,对丧服的等级、服丧的年月、亲疏隆杀的礼仪做了详细...

  • 我最喜欢的颜色是黄色-宋太祖赵匡胤的故事

    宋朝是一个有趣的朝代,为什么有趣,我觉得,我慢慢写,读者慢慢体味,可能更好一些。 朱元璋大概率抄袭了赵匡胤的出生方式,“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