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柯,战国时邹国人。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被称为“四书”。 卷一 梁惠王上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或百步而后止,...
孟子,名柯,战国时邹国人。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被称为“四书”。 卷一 梁惠王上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或百步而后止,...
六、不同的声音 文字改革中,从群众到学者,对《汉语拼音方案》的看法,有热烈的支持,也有理智甚至反对的声音。 有群众认为,将来社会发展趋势必然是共产主义社会,到时候就需要全世界...
一、中国文字改革协会 1949年5月,黎锦熙联合北平多所高校的语言文字专家,向吴玉章建议成立文字改革研究会,回复一度沉寂的文字改革工作。同年8月,吴玉章写信向毛泽东请示。得到...
七、汉字和大众是势不两立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1921年,瞿秋白到苏联,看到当时的苏联为了扫盲,给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创立文字,他深受启发,开始考虑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并写了《...
五、吾辈数人,定则定矣:国语罗马字运动 1、汉字革命 1918年,钱玄同在《在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发表致陈独秀的信--《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重提清末留法无政府主义者废汉语汉...
三、勇猛可嘉:官话字母和简字运动 1、王照的官话字母 第一个创造拼音文字并用于民众教育的中国人是王照。王照是河北人,曾是戊戌党人,一生颇为传奇。他因为上书提议光绪皇帝和慈禧太...
一、三十六字母 唐代传入的密宗认为,准确念经、念咒才能与佛顺利沟通,所以中国佛教徒特别重视经典字音研究,甚至以“参禅为大悟,审音为小悟”。在此推动下,唐代末年,继反切、四声之...
中国传统语言学又叫小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部分,分别对应字形、字音、字义的研究。许慎《说文·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可见古代儿童跟现在的小学生...
与字形、语音的传承与演变有关的字词典,有以下几种: 一、《尔雅》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词书,训诂学的重要典籍。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
汉字传承、演变的重要途径,是从儿童时开始的识字认字。 传统语文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启蒙,以识字教育为中心;二、读写基础训练;三、进一步的阅读和作文训练。启蒙阶段又有两个...
七、秦系文字 现在把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文字以及秦灭六国后推行的小篆,统称秦系文字。 秦系文字也称秦书,有八体。《说文解字·叙》中,“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
五、商周金文 从殷商起,中国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在战国末期青铜才逐渐被铁代替。如果要铸出文字,一般是现在陶范写好,雕刻出来;也有直接在青铜器上刻字的。 在先秦时代,“金”指铜,...
一、汉字的起源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在真正的文字产生之前,人们用图画和结绳来记事。《易经·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书契所以决断万事也。”《周易正义...
人类最初对世界的感知,是全息化的,即视听一体。后来扁平化,以语言文字的形式陈列到书本上、图书馆里,供人观看、阅读。 当人们日益意识到听觉思维的重要性时,人们已经难以理解言说、...
杨绛先生出生于1911年7月17日,一生历经了最后一个王朝--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政权。在她百年寿辰时,文汇报记者周毅采访了杨绛先生,有幸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谈话记录...
人是世间万物之灵。相比于其他动物,人类会用火,有文字,会种植;懂得熟食,会穿制衣服,能建造房屋,能修路架桥。最重要的,人类有高于物质的要求,古今中外,都有人在追求真理,追求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