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吉林
  • 240
    【重庆】关于一座中学坐落的启迪

    在校门外有两种声音,都不吵,都很悦耳。 一种来自女孩们。有一个很悦目的、穿着粉红毛衣的女孩站在绿色铁门前当模特,另一个自带遮光板与相机的女孩告诉她该如何站采光比较好。相比男孩...

  • 240
    【随笔】失恋女孩向法官上诉前任的种种过错时的辩护

    失恋:一种社会行为。专一成为了最高道德。互相折磨的口径。男女双方谁占据了“专一”,谁就可以容忍自己的一切过失,忽视对方的难处。他或她是上帝,也是另一半的撒旦。拉锯。爱情无私的...

  • 240
    【大学】一场文学社的面试

    一场文学社的面试,在满堂悄无声息中开始。 我甚至不敢说“开始面试”,我怕吓到他们。可怜的考试徒们,心里很早起就对此畏惧。即便他们面前坐着的不过是比他们年长一二岁的孩子,早一届...

  • 240
    【散文】摇滚时代

    在理查德•卡茨选择从一个修筑工人变回摇滚乐手时,我不得不佩服其年近半百的岁数。虽然他从现实回到无意义世界的目的里有一部分是为了老友妻子的肉体,但不妨碍他回来了:“白痴”回来了...

  • 240
    【散文】生命

    2017年,坂本龙一的纪录片《终曲》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映,三年后,许志远在纽约采访了坂本龙一。徐老师的采访,怎么看起来都像是对《终曲》的研讨,是另一种形式的“纪录片”。这种...

  • 240
    【散文】写给父亲的散文

    临近高考,又逢艺考崩盘,我陷入了从未有过的怀疑,这种不合时宜的逢场作戏,让身处淡黄色木圆书桌前的我终究扛不住压力滴落泪来,黯然神伤在我身上刻下了一道别样的印记——或者平添忧郁...

  • 240
    【大学周记】迷茫与向往

    (一) 没什么灵感,自然也写不出什么文章。 我已经停止写作好久,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玩乐。我不认为玩乐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尤其在大学里。我在新著的小说里写了这样一段话:“青春啊,早...

  • 240
    【大学周记】谆谆善诱的沉寂与三两哭泣

    (一) 《情书》看哭我了。 这件事是个大概率事件,看哭的人其中有好多个“我”,其中不乏一些“个人”。蛮有趣的是,来看《情书》的人里面,有且仅有三对情侣,而剩下的,大多是落单的...

  • 240
    【散文】写给老人们的散文

    “我注意到,许多人独处时从来不笑。” 除了奶奶。 好像奶奶没有独处的时候,又好像有,之所以说没有是因为在我的视线中,奶奶一定是最忙碌的那个,之所以说有,可能是因为奶奶也有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