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北京
  • 2020-05-30

    最初喜欢叙事,是喜欢上它的那种让人愉快轻松的咨访方式,已经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这两天读过书后,还是那样的。但是吧,这项技能其实要求挺高的。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对于每个人来...

  • 2020-05-31

    读完了这个案例后,我的想法是,一直要跟着来访者去走,不去自己设想问题,而是从来访者谈话的内容当中去找我要问的问题。之前我一直以为是不能去问他的感受,但是例子里是呈现出了,所以...

  • 2020-06-01

    刚刚读完了李明老师的书。在书的最后附录部分里,老师谈到了中医和西医。其中有一句“两种医学都有一种`自以为是`的真理观,即认为真理只有一个,结果只能是你死我活。”。这个观点对于...

  • 2020-05-16

    今天继续再度卡伦霍妮的著作《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之前也看了她的两本书,也听过老师讲她的理论,有所了解过。但是,当看到了第五章-神经症的基本结构以后,让我心里有了很大失落感...

  • 2020-05-12

    今天我成了“猫爸爸”,我有了一个“猫儿子”。当它在我上身睡着的时候,那感觉,一言难表啊!

  • 2020-04-28

    去接纳那些自己不好的、罪过的,说简单也简单,说困难也困难。一是你自己需要看见它,不要去忽视它,因为它就是你自己。二是,放下自己的自恋情结,要去除自己身上的“糟粕”,那样做你只...

  • 2020-04-14

    虽说细读,各位大师的内容差不太多。所以,这说明,我们每个人最早的原始动力都是一样的,那为什么后来我们每个人又都不一样呢?所以说,我们的自我和超我,都不是我们自己,自我中的自性...

  • 2020-04-13

    越读书,越是觉得,人生命的伟大。在整个生命的过程当中,我们究竟是在按照别人所安排的在活着,还是要按照自己所闯出来的路所活着,啊~好难啊!从一降生,就会体检到各种被迫害的焦虑,...

  • 2020-03-31

    我们在生命中,所有遭遇到的痛苦,大多数是以前的过往经历的重复再现,而且这样的痛苦经验,在我们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 2020-03-30

    今个要写点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啊!不用担心你所分析的咨客在被你分析后,会与原本的客体产生矛盾。一旦在分析过程中解决掉了原始的焦虑,反而会让他们的关系变的更加的紧密。

  • 2020-03-28

    虽然我只是阅读了一点点,但是克莱茵对于观察儿童和理解儿童,真的是让我钦佩。同时,也让我回想起我的童年,以及我看到过的其他人的童年。我们的童年需要童话、需要故事、需要幻象,但同...

  • 2020-03-27

    提问:克莱茵的《儿童精神分析》,里面有不少案例都是她向儿童诠释有关成人之间(父母)有关性的内容。那儿童,真的能够明白吗?特别是,这会就能俄狄浦斯期的问题解决掉吗? 答:儿童他...

  • 2020-03-25

    我们每一个人,从最初的内化了的客体(自体客体),再到青春期去从新寻找新的客体,是一件多么不容易且困难的事啊。既要抛弃过去的客体(自体客体),也要再一次去认识过去的客体和现在的自体。

  • 怎么个好法呢?介绍一下吧。

    2020-03-25

    真的是看了一本好书啊《儿童精神分析》,卧槽NB。

  • 2020-03-24

    自从昨天开始看克莱茵的《儿童精神分析》,看着看着,把我这几天的焦虑给看没了,好神奇。我现在最遗憾的一点就是,儿童真的能做精神分析吗?跟他去诠释,向他说俄狄浦斯情结,他能明白吗...

  • 2020-03-23

    啊~!最近这些日子有些痛苦。之前从来没有过这么强烈的负性感觉。从新看完那本书后,回想当初在热线实习是的表现,那简直就是糟糕透了,感觉有很多地方对不起我的来电者。烦的那些错,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