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活的圈子的关系,周围的知识分子相对是比较多的,接触久了,他们的表现和自己预想的很不一样。这种现象相信不仅仅是出现在某一个领域或圈层。尤其在较早年间,甚至于早到上世纪,知...

由于生活的圈子的关系,周围的知识分子相对是比较多的,接触久了,他们的表现和自己预想的很不一样。这种现象相信不仅仅是出现在某一个领域或圈层。尤其在较早年间,甚至于早到上世纪,知...
我对这本书有兴趣大多是因为好奇一个经历坎坷同时心怀人类文明的人能写出什么样的文字。其实每天我也读不了几页,书很薄,如果想的话,一天就可以读完 。但我还是读一读,再想一想,散散...
前几天去谈生意,席间一位年纪较大的朋友强调自己的特殊情况,强调特殊的表达或者类似的输出我是很不赞成这种言论的。现代社会在网络时代的加持下,已然没有特殊的人了。过去一个村子几百...
看到周轶君在一个读书的视频节目里推荐许倬云的《往里走,安顿自己》,便在常用的二手书app里花了十多块钱买了一本。做一个业余思考者,我也时常搞不懂该如何面对各种矛盾的情况。我们...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那是从前,已然是老黄历了。现今时代,少壮时仍然要努力,但丝毫不影响年老时的伤悲。该伤悲还是一样的伤悲。社会变了,很难能挖掘到有价值的空间了,该榨干的就要...
夜里听古典乐是个优质的选择,也是个好的生活方式之一,尽管我很讨厌“生活方式”这个词组。有没有一个爱好是我们其实对它并不是很钻研很深入,但很喜欢,听听或者看看就好了,不求深入。...
现实生活中的我几乎没有朋友,是指可以理性且酣畅交流的人,一两个而已,其实是种孤独的生活状态;但我泰然自若,甚至十分享受。阿来的《云中记》渐读至尾声,常常把自己代入到阿巴的角色...
记得在读蔡崇达的一本讲述“家乡”故事的小说集时,在我的脑子里生发出一个问题或是一种疑问。对于生长在繁华城市的我时没法理解所谓有家乡的人的。大学时期,寝室的很多同学一到放假或者...
我反复思考着这个问题,一遍遍仔细地想,到底是不是这样。我没做过坏事,没有主动生发出坏心坑害他人,在社交中总是彬彬有礼、不说他人不爱听的话、不与人发生肢体冲突,常常为人谦让、不...
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过画家在画画时的姿态。我是学画画出身,不过多数的美术从业者都会把注意力放在被观察的事物或人物或画面上,极少有人会仔细观察正在画画的画家。由于学生时期常常有老...
最开始我很想认真地写一写书评,大体上我是个喜欢认真做事情的人如果一旦决定做什么的话,但后来发现这东西不太好输出,因为喜欢的书目都是偏严肃严谨和社会相关的范畴,略微敏感,研究深...
“不要对某个体育项目如数家珍,那会显得人很小气,很无趣”
哈哈立马带入一些人的形象
这个标题突然浮现在脑子里,就当给自己一个命题作文,对话的前提是什么。我们常常用“表达”、“交流”、“对话”等字眼来强调在语言的互通上的重要性,前二者在日常语言中常用,“对话”...
我一向对于交流这件事抱有质疑的态度,本着交流的目的只是交流本身的原则,交流的目的或意图到底是什么呢。难道是为了寻求真理,抑或改变世界,或是说服对方,我觉得都没有那么宏达或伟大...
理想主义的底色一定是历经苦难么,或者说一个人ta只有经历千辛万苦后才有资格心怀理想主义么?这是我这几天偶遇的思考题。即便此刻我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不过面对没有答案的问题我已习以...
我们的文化和繁衍内核本质上是实用主义的,缺乏想象力的环境总体上。我很不喜欢这种处处是实用主义的思考方式以及思考出发点,最多是能忍受。实用是个好词,但处处以实用为基准,就显得人...
近来的阅读生活不轻不重,同时读很多书,但都不需要犹如深入哲学探讨那般晦涩、需要全力以赴,作为一个业余读者来说已然是很棒的状态了,正所谓六经注我,现代人做什么事情主要是自己愉悦...
这是个体验过剩的时代,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参与其中,但实质上真的收获是极少的。我常常思考自己去过苏州园林(举例)这件事。我对它有什么了解呢,有多少启发呢,我对南方园林建筑一无所知...
自问,多少天没有写作了,好像过去了很久。最在意的是什么,依然是书写,尽管没有天天写,但在文字里我的大脑得到的舒缓和清晰是现实物质生活中永远无法得到的充实感。最近接连读完了村上...
无意间看到一部汤姆克鲁斯的爆米花电影,叫《新木乃伊》,当然完全出去感官刺激看的,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出的。大概是一个古埃及女王重现又作死的故事。 我并非研究任何领域的古典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