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说得太对了。我总觉得我俩不定谁把谁带沟里去。
一个信奉logos的现代派 —— 与Chat GPT 的对话我说: “一个信奉logos的现代派”,这个定位是否存在本质上的冲突? ChatGPT 确实,“信奉logos的现代派”这个定位可能存在一定的内在冲突。一方面,logos强调...
我说: “一个信奉logos的现代派”,这个定位是否存在本质上的冲突? ChatGPT 确实,“信奉logos的现代派”这个定位可能存在一定的内在冲突。一方面,logos强调...
摇滚乐是一群肖小的音乐,是给这世界上脆弱美好心怀悸动的孩子,给所有伤心的人找到一个答案。 如果你要在摇滚乐中寻找普遍的哲学性,那么它没有巴赫的赋格直指真理的脉动,没有莫扎特那...
痛苦是一定的,存在了就再也不会消失。重点是,你接受不接受它。会产生不同效果。 你接受它,就与它共处,就搬去与它同住,沾染它的习性,与它融为一体,同时也影响它,让它适应你的节奏...
长久以来 他们分属于两个世界 拒绝交流 彼此误会 积蓄矛盾 凌晨四点二十五 睡着的人和死去的人开始对话 让死人开口说话 十分困难 而睡着的人鼾声四起 语音不详 无论如何 这是...
看到这个标题,第一反应是放在饲养箱里看😢
亲友变成甲壳虫的时候,你怎么看2024年10月9日 星期三 晴 《变形记》这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变成一只甲虫后的荒诞故事,反映了人们在这个社会中的孤独和绝望。 《变形记》小说的主...
怎么会把马勒和约翰施特劳斯放一起批,我看标题还以为怎么也得是理查施特劳斯…马勒的音乐不能以传统古典音乐的结构来理解,他为的是打破那个东西,他不是为了写好听旋律或宏大叙事,他营造的东西是为让你把过去那层皮肉撕开,听见灵魂的呼吸。
我为什么不喜欢马勒和施特劳斯马勒和施特劳斯,都是非常知名的19世纪作曲家,作品也深受大众喜爱。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更是广为传唱,人人耳熟能详。我身边绝大多数人都非常爱马勒和施特劳斯,所以很多时候我都会避免...
现在,一个众所周知的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的神经元网络和星系之间的宇宙网络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我姑且把大脑神经元网络比作宇宙网络,它的结构如同一张庞大的星系网,其中明亮闪烁的纤维...
这是一座城市 一座荒凉中冒着乌烟的火龙 最有活力的地方不是市中心的百货大楼 是钢厂的车间 矿场的采煤面 陶瓷厂的窑炉 迸发的不是创造 而是毁灭 是一代代人的麻木 是精神的腐朽...
这应该是一张适合从头听到尾的专辑。里面有诗,有故事,有平白的情感。有极富探索性的音乐,有属于现在的古老。有多种风格的融合,叠加和转化的声音细节,小心翼翼的粗粝。发端于经历,精...
你知道 听本能实业不适合写诗 你很久没遇上一个诗人了 因为一个写诗的爱人已经不是一个好爱人 意识流必须架上一把吉他才能发挥功用 就像杀人犯必须配上一把刀子才有资格被通缉 你知...
编辑南乡晚风推荐作品——《死亡初体验——死人有股特殊的香味》
作者在文中详细描写了习俗里人们是如何送别一个人,他是站在旁观者角度是写这篇文的。看作者家乡的丧葬文化,不知多少人见到过这种古朴的仪式感。“年龄大的女性在逝者面前唱着哭,不知是谁教她们的。”作者对此有疑问,可能很多人也会有疑惑,好像她们天生就一样。
丧葬文化是我们最后对死者表示哀悼和敬意的最后方式,年少不知失去亲何滋味,长大才知没有看过死亡,就不会那是何种味道,长大后理解了死亡的深刻,也感到了那一刻的痛,方知为何人们那般大张旗鼓,因为岁月它值得留念和敬畏。
作者在葬礼上闻到了一股死人的特殊香味,这是丧葬仪式和奠品的混和味道,这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或许有时候情感的寄托,胜过一切的言语。
挺好的,字里有灵气!
阿珍爱上了阿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不一样之歌曲:阿珍爱上了阿强。 黑咕隆咚的房间里,阿强坐在床后面的地上发呆。 突然,房门打开了一条缝,一道亮光投到地面上,紧接着一道黑影出现。阿...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不一样之歌曲:阿珍爱上了阿强。 黑咕隆咚的房间里,阿强坐在床后面的地上发呆。 突然,房门打开了一条缝,一道亮光投到地面上,紧接着一道黑影出现。阿...
全程写下来没查过资料,全凭记忆,不知道会不会有很多疏漏。我也是写完才知道自己能记住这么多,又不天天死人。
死亡初体验——死人有股特殊的香味我小时候,在老家唐山。震后统一建造的,三个单元门的五层楼房。 葬礼还是老形式,谁家死人了,先拎个录音机到楼下,牵着一条长长的插线板,他们家住几层就从几层楼上顺着楼道牵下来,搁...
这是一个梦境的详细描述,我将所有能够记录的细节和盘托出,当然交织进部分个人解读以使段落得以连接。它直接暴露了我的潜意识,理想与存在状态,使我有机会更集中地认识自己,故记录。作者本人少年及青年时期成长于地下摇滚乐场景,文本虽使用梦作为叙事载体,但也回应外部世界对摇滚乐所代表的边缘领域的认识不足与批评,对于摇滚乐,这仍然是一种潜意识层面的暴露。虽然外界批判将会持续,但真实场景中所蕴含的善的力量不会停止。作者无权,也无能力代言多元、复杂的摇滚乐,但仍然认为这一样本可提供参考价值。 我本想使用《地狱中,如何呼唤》为标题,但位于北京昌平的“沙河”镇是梦境中的场景位置,它与我个人有更直接的情感连接。
沙河——描述一个梦我确定,这个主唱我没见过。在一个昏黑的,寒光闪烁的黑金属演出现场,她是个发长及肩的女主唱,脸形微圆,下颏微尖,神态平和,安静稳定。彼时,正站在舞台中央,嗓音凄厉,切割凡尘,能...
@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但是这里面是否存在一个核心?比如道德,是否存在放诸四海皆准的原则,它以什么为参照尺度?比如一个人的行为和状态,是否存在完满?代表他站在一个绝对平衡的点上,类似中国传统儒家对“圣人”的描述,是以自然法则为参照做到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你觉得是否有一个不取决于动态的绝对核心?精神分析理论里有这样的描述吗?
致兄弟书 —— 关于一个圣徒一 每一个爱艺术的孩子 都有一个特质 而你那个 是纯真 什么是纯真? 即是把 黑暗 魅惑 自私 狡诈 虚荣 贪婪 怠惰 逃避 聪明 愚蠢 全都搅合在一起 你从那里面通过 没有...
@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看来是个动态平衡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尺度的精神问题,我非常同意,而且我想每个人也在无意识的尝试不同方式修正自己,其中不免各种偏颇和适得其反,我觉得在普遍世界重点是关注动态。
致兄弟书 —— 关于一个圣徒一 每一个爱艺术的孩子 都有一个特质 而你那个 是纯真 什么是纯真? 即是把 黑暗 魅惑 自私 狡诈 虚荣 贪婪 怠惰 逃避 聪明 愚蠢 全都搅合在一起 你从那里面通过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