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给朱老回的一封信
    --高2017级48班邱添
    N2O
    尊敬的朱光潜老先生:
    您好!
    拜读了您的大作《谈美》后,小生心中感悟颇多,如醍醐灌顶,看世界的眼光都更加清澈,小生想就书中一些内容与您做些探讨,或许对您而言颇显稚嫩,还烦请不吝赐教。
    一、距离产生美。
    在您书中第二章《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中写道,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是不相容的,"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众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只有在艺术品或自然美和实际人生之中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不把利害认得太真,才会有正确的美的体悟。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家乡有一种雷同的情况,我们家乡自贡的灯会远近闻名,每每盛开,外省市的人们都蜂拥而至,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争相一览灯火盛世,赞口不绝,而身为东道主的自贡人却对着灯会兴味索然,还认为与其花钱进去人挤人,不如看看街上的街灯足矣,我想这就应该是您说的观点与态度的差别,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就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他们本身的形象。
    二、阅读写作和审美中的移情。
    这种移情现象就是您所言的"宇宙的人情化",即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就是一种"推己及人"、" 设身处地"的心理活动。正如您文中所言"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 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阅读和写作中的移情就是作者将内心诸多纷杂的情感,移注于毫无生气的文字之中,读者再在阅读的过程中吸收毫无生气的文字中蕴藏的情感,审美中的移情就是观者眼中原本只有物理、本无生气的东西,倾注了观者自身的情感,让这些东西具有了人情味儿。好比我以前考试完后回家的路上,同样是风吹过路边的行道树,考好的时候就觉得摇晃的树枝是在对我招手,庆贺我的成功,考差的时候就觉得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像是在嘲笑或唏嘘。
    三、论文学作品中情感的综合性。
    您在《创造与情感》这一章之中,关于情感综合性的见解,令我感触颇深。以前我对诗歌中的一唱三咏的理解仅停留于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深情感主旨的表达,现在我明白了,正是因为有了情感的综合性,原来似散漫的意象可以变得不散漫,原来重复的意象也可以变成不重复。这一唱三咏在内容和意义上确似重复,但在情感上则不重复。正是由于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做阅读题的时候,小说从头到尾往往都至少会有一条线索,贯穿全文、连贯始终,这条线索一定是蕴含有强烈的情感的,同样散文讲究形散神聚,这聚的神也往往是依托情感主旨的力量去综合。
    阅读您老的文字总能让我感到如沐春风、洗涤心灵,以上小生的愚见,若有纰漏,还望雅正指导,小生感激不尽!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邱添
    2019、2、16

  • 给朱老回的一封信
    --高2017级48班邱添
    N2O
    尊敬的朱光潜老先生:
    您好!
    拜读了您的大作《谈美》后,小生心中感悟颇多,如醍醐灌顶,看世界的眼光都更加清澈,小生想就书中一些内容与您做些探讨,或许对您而言颇显稚嫩,还烦请不吝赐教。
    一、距离产生美。
    在您书中第二章《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中写道,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是不相容的,"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众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只有在艺术品或自然美和实际人生之中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不把利害认得太真,才会有正确的美的体悟。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家乡有一种雷同的情况,我们家乡自贡的灯会远近闻名,每每盛开,外省市的人们都蜂拥而至,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争相一览灯火盛世,赞口不绝,而身为东道主的自贡人却对着灯会兴味索然,还认为与其花钱进去人挤人,不如看看街上的街灯足矣,我想这就应该是您说的观点与态度的差别,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就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他们本身的形象。
    二、阅读写作和审美中的移情。
    这种移情现象就是您所言的"宇宙的人情化",即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就是一种"推己及人"、" 设身处地"的心理活动。正如您文中所言"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 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阅读和写作中的移情就是作者将内心诸多纷杂的情感,移注于毫无生气的文字之中,读者再在阅读的过程中吸收毫无生气的文字中蕴藏的情感,审美中的移情就是观者眼中原本只有物理、本无生气的东西,倾注了观者自身的情感,让这些东西具有了人情味儿。好比我以前考试完后回家的路上,同样是风吹过路边的行道树,考好的时候就觉得摇晃的树枝是在对我招手,庆贺我的成功,考差的时候就觉得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像是在嘲笑或唏嘘。
    三、论文学作品中情感的综合性。
    您在《创造与情感》这一章之中,关于情感综合性的见解,令我感触颇深。以前我对诗歌中的一唱三咏的理解仅停留于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深情感主旨的表达,现在我明白了,正是因为有了情感的综合性,原来似散漫的意象可以变得不散漫,原来重复的意象也可以变成不重复。这一唱三咏在内容和意义上确似重复,但在情感上则不重复。正是由于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做阅读题的时候,小说从头到尾往往都至少会有一条线索,贯穿全文、连贯始终,这条线索一定是蕴含有强烈的情感的,同样散文讲究形散神聚,这聚的神也往往是依托情感主旨的力量去综合。
    阅读您老的文字总能让我感到如沐春风、洗涤心灵,以上小生的愚见,若有纰漏,还望雅正指导,小生感激不尽!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邱添
    2019、2、16

    整本书阅读~朱光潜《谈美》

    各位朋友,春日迟迟,柳芽初发,海棠含苞,黄莺轻啼,春的美慢慢显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要开始下一本书阅读,这本书是朱光潜的《谈美》,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娓娓道来,有序,开场话,和...

  • 美感时自来
    ——给朱老的一封信 尊敬的朱老:
    您好!我近日拜读了您的《谈美》一书,其内容通俗易懂,如饮清茗一盏,书中提出“要求人生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对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感、欣赏和创造、艺术与人生等关系做了明确定义和论证,充分体现了您作为一位美学家的高深造诣,通晓中西,学贯古今!在此,我想对书中的一些内容结合当今生活谈谈我粗浅的理解。
    一.美与实际人生有一定距离
    您在书中说到,“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所以,美与实际人生有一定距离;而这个距离必须是适当的,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这种距离感王维描绘得十分到位,他在《终南山》中写到“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无论是向前看还是往回望都是一片白云青霭围绕,唯独自己所在之处无白云,若是前进几步,亦是同样的景象。我想,从美学观点讲,距离自己太近的地方,往往不能放下一切心思专注地去欣赏,但远处的景色却勾起人聚精凝神的欣赏,这样,美感也就产生了。对于我们来说,不顾一切捕捉蝴蝶,蝴蝶飞向远方,静静地欣赏蝴蝶,蝴蝶落在了肩上;莫用功名利禄去衡量身边所有的事物,将其放得远一点,以欣赏的态度观之,未尝不是积极的美学态度。
    二.科学的活动也还是艺术的活动
    许多人认为科学和艺术是互不相干的两个领域,其实不然。您说过,每个哲学家和科学家对于自己所见到的一点真理(无论它是不是真理)都觉得有趣味,都用一股热忱去欣赏它,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美感的对象了。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这样真、善、美变成了三位一体了。
    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冠军陈更是清华大学理工科博士,亚军孙晓婧是中国科学院理工科博士,她们不仅是将自己所研究的科学项目作为一种艺术,更在更广阔的世界寻找艺术,于是她们爱上诗词。她们的例子告诉我们,艺术与科学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有的只是看事物的态度,当实用转化为欣赏,科学也就是艺术,当欣赏转化为实用,艺术即成科学。这也告诉我们,事物的艺术性和美感一方面取决于事物本身,但更多地取决于主观的态度。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和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的欣赏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
    三.天才与灵感 美学的作用
    遗传和环境对天分有一定影响,但还是人的努力起主要作用。灵感是突如其来、不由自主而又突出其去的,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但它应有知识作为基础,还有日常中意象的蕴蓄与积累。“功夫在诗外”即是如此,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到一种意象,让它沉在潜意识里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翻译出来。
    这也便是我们学习美学的原因之一了,它让我们的潜意识不断在酝酿。但美学的作用不止于此,它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拓宽自身的胸襟,培养豁达之情操,用美的态度去触摸和体察世界,从而净化我们的人生。此外,美学也具有广大的社会意义:“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谈美》一书是朱老您在国家危难之际为中国广大青年所作,我在您的书中受益匪浅,深表感谢,也希望当时您以书济世的愿望得以实现!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郑一
    2019年2月15日

  • 120
    整本书阅读~朱光潜《谈美》

    各位朋友,春日迟迟,柳芽初发,海棠含苞,黄莺轻啼,春的美慢慢显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要开始下一本书阅读,这本书是朱光潜的《谈美》,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娓娓道来,有序,开场话,和...

  • 浅析余秋雨《中国文脉》
    --绵阳中学高2017级48班邱添
    何谓中国文脉?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股潜流无比重要,它既蕴含着古代圣贤的智慧,有展现了民族文化发展的来路与去路。它既是包围我们的一种生命仪式,又是让人敬仰的文化审美品位。这股潜流隐潜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需要大师用慧眼去开宗明义。
    这位大师(即本书作者)便是余秋雨,他年轻时便颇有成就,是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高校校长,获誉"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但之后他却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考查并阐释中华文明诸多被埋没的重要遗址。这些遗址由此受到保护和弘扬。他又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人类最重要的文明故地,对当代世界文明作出一系列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作为国际间唯一亲身完成这种穿越的人文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表彰他为"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方面合于一体",是"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
    本书便主要讲述了余秋雨大师从炎黄帝时期到近现代中国文脉的梳理与感悟,对重大历史人物的赏析与评价。
    中国文脉、笔墨历史、猜测黄帝、感悟神话、发现殷墟、老子和孔子、黑色光亮、稷下学宫、第一诗人、历史母本、那一家、魏晋绝响、田园何处、走向大唐、佛教的事、仰望长安、唐诗几男子、乱麻蕴藏、陌生人、断裂、六百年郁闷、十万进士、天地小人,一篇篇震撼人心的笔墨将中国文脉精粹尽现!
    若要问我在他笔下的文脉哪一篇在我心中最为闪耀,我想应是发现殷墟(甲骨文的发掘)、第一诗人(屈原与《离骚》今译)和历史母本(司马迁与《史记》)了吧。
    发现殷墟:甲骨文在中国的发现非常巧合,是在中华民族危亡关头,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肆起之时,幸而有有识之士如王懿荣、刘鹗、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一步步从发现到搜集到寻源到挖掘出土。甲骨文承载的历史重担压在这些人身上,风雨飘摇的中国辉煌重现。有了殷墟,有了文字,中国文脉才得以传承,得以永续。
    第一诗人:屈原,一个风度翩翩,却又命途多舛的大诗人。正是因为他官场失意,到处遭到排挤,才成就了这样一个在高贵中挣扎,在挣扎中高贵的人,他身投泯罗江,有对现实的悲愤,有对生命的感悟,有对自然的皈依。他与诸子百家不同,他不是一个解答者,而是一个询问者。他为未来中国文人带来了一种强大而脆弱的自我形态。
    历史模板:司马迁感动作者于三点:一是他让所有的中国人成为了" 历史中人",以母本形态,为以后两千多年的编史者提供了通例;二是他开创了"以人为本"的纪传体编史法;三是他为中华文化创建"以史立身"、"以人为本"的传统时,自己正承受着难以启齿的奇耻大辱。他是一位无可比拟的"文化君主",他也敢于打破当时汉赋中的堆砌华丽之风,他的文风朴实自然、真切动人,将历史书写成一篇篇壮丽无比的散文。
    循着这条中国文脉向前走,一步步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感知中国古代圣哲的智慧,中国文脉,魅力无穷!

    寒假读整本书纲要

    亲爱的同学们,上学期我们按照书目构建了高二班级书库,48班有约78本,49班因为竞赛停课书本少了点,但也人手有好书在手。建议每天读书读报时间不少于40分钟。 开卷有益,读书养...

  • “我认为卡夫卡是文坛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这样评论一个作家。
    他就是卡夫卡。
    卡夫卡的在世一生是平淡无奇的。1883年7月3日,卡夫卡生于布拉格一商人家庭。所以我们的作家卡夫卡一开始也并非一名作家。迫于父亲的意志,卡夫卡入布拉格卡尔·费迪南德语大学,先攻读化学、日耳曼语言文学和艺术史,后改学法律。直到1902年,一个在易北河畔巧妙的相遇,与布洛德相遇,我们的作家卡夫卡开始第一篇创作《一场战斗的描写》。之后多有作品写成,但在对于自己的作品,卡夫卡很少表示满意,只有寥寥几篇有幸发表。在卡夫卡看来未被出版的作品均是涂鸦之作,因此在他的遗言中要求好友布洛德将其烧毁。可是布洛德违背了他的意愿,将其全部著作(包括手稿,片段,书信等)全部发表整理成集,这才在世界文坛上引起巨大反响。
    卡夫卡的作品有中长短篇之分,生前发表的多为中短篇小说。因此长篇小说中由于手稿遗失,多会在阅读中看到“此处缺一页”这类说法。
    由于卡夫卡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这点小宋从《饥饿的艺术家》中颇有感触。对于饥饿艺术家,有人说他是以绝食表演作为谋生手段。但从饥饿艺术家死前回答管事的疑问“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不会这样惊动视听,并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看出他的追求与信念大于生命。可是夜班看守的不信任,自认为好心给他留空隙让他有机会吃东西却让他无比痛苦,整日郁郁寡欢,最终死在草席上。
    这篇小说虽然写的是那位饥饿的艺术家,但我以为作者是想通过巨额的艺术家的事迹来表达自己内心对艺术,对写作的渴望,抒发出因自己的艺术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而孤寂之感。
    同时,卡夫卡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卡夫卡的作品难读,连母语是德语的读者也觉得读懂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这点小宋更是颇有感触,插句题外话当小宋我看完《杀兄》后就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是杀兄)不过正是如此,卡夫卡的小说才会更具深刻意义。举个例子,比如《我的是十一个儿子》(据说它是作者同一时期正在写的十一个短篇里主要人物的简单勾勒)便在这十一个儿子的各自性格中展示了人性的各种轮廓,或好或坏。
    最后提到卡夫卡小说的手法,我想肯定就是象征与讽刺(这个算不算手法啊)起初看目录小宋就被《中国长城建造时》所吸引到了(当然是出于一个中国人好奇)。这篇小说便就是象征和讽刺的典范了。当然我想里面的古中国不只是古中国更是一个捉摸不定,不可企及的权力机制统治集团的代表。长城建造过程也更是有着对权力与组织的集中。也许正是这样的手法才在文学上诞生了“卡夫卡式”批判现实主义风格吧。
    所有,这里小宋也诚恳建议大家返校后可以在书架上拿起小宋这本《卡夫卡中短篇小说全集》领略领略卡夫卡式的魅力!

  • 《热爱生命》书评
    本书是由团结出版社出版,作者是美国的杰克·伦敦。他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学过19部长篇小说,150篇小说和故事,3部剧本等。《热爱生命》便是其中之一。杰克是美国文学上承上启下的人物,上承马克吐温,下接海明威,是美国现实主义浪潮的先锋。
    本书作为短篇小说,篇幅虽短,情节也较为简单,但是扣人心弦,主要讲诉了一个人在野外与队员失联并与一条狼殊死搏斗的故事。主人公唯一的信念就是活下去,仅此而已,即使身上没有食物和弹药,即使他身负多处重伤,面临天气的严寒与野兽的追逐,他都没有放弃,并顽强的活了下去。
    为了活下去,他用尽了各种方法,他采食浆果,捡路边野兽吃剩的骨头,抓水里的小鱼,凡是能吃的东西他都吃了,这是一场对身体和心智都极其考验的跋涉。在路上,他遇到了一匹病重的狼。这是两个濒临死亡的生命的邂逅,一个是饥饿伤重的人,一个是年迈病重的狼,狼认定了人是它的食物,人却想要活下去这两个生命便开始了生死的追逐,谁先放弃,谁就失败。
    这篇小说每一处都流露出主人公渴望活下去的求生欲望,是的,每一个人都热爱生命,但如果处于那样的境地中,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他那样坚持下来呢?作为一个文明人,为了生存,他能咬住病狼的喉咙,喝掉它的血,嘴里满是狼毛,这应该是大多数人无法做到的,所谓的高贵与优雅在此刻都不再适用,能够适应环境的都是强者,也只有强者才能活下去。人人都热爱生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去。生命有他的意义,热爱生命就要付出那一份坚持。
    摘录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捕鲸船白徳福号上有几个科学考察队的人员。他们从甲板上望见岸上有一个奇怪的东西。它正向沙滩下面的水面挪动。他们没法分清它是什么动物,因为他们是研究科学的人,他们就乘了船旁边的捕鲸艇,到岸上去查看。接着,他们发现了一个活物,可是很难把它称作人。它已经瞎了,失去了知觉。它就像一条大虫子,在地上蠕动着前进。它用的力气大半都不起作用,但是它老不停,它一面摇晃,一面向前扭动,照它这样,一点钟大概就可以爬上二十尺。“
    一个人还可以这样活下去,真的可以称得上奇迹了。虽然这是小说,但是这本书的内容也不是完全虚构的,很多是来自杰克伦敦的个人生活经历,他曾经干过很多很苦很累的活,淘金者就是其中之一,艰苦的生活和强大的生命是杰克伦敦的作品主人公常见的特点,正如《旷野的呼唤》中的狗鲍克,从适应环境到战胜环境,无不是强大的体现。
    总的来说,个人感觉这篇小说写的很好,告诉我们要学会战胜生活中的困难,毕竟我们面临的不是死亡和饥饿,我们只需要热爱生活,从容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笑着迎接每一天,我们又有什么不能战胜呢?

  • “经营”而成美文
    ——《把栏杆拍遍》(梁衡)书评
                                       高二.48 易天骄
    作者简介: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记者、《人民日报》总编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梁衡先生的这本散文集,给我一种如沐春风之感。全书共分四个主题:阅读伟人,感悟生命,享受自然,行走人生。书中文章,长则字数近万,短则单单两页。季羡林赞梁衡写文章为“经营”。梁衡的每一篇文章绝非天马行空的随想之后匆匆而成,而是广集资料,慢蕴情感,字句斟酌,惨淡经营而方成佳品。他念秋白,三访纪念馆,六年思索沉淀仍迟迟不敢下笔,他细细咀嚼完善,追求最合适的意境与神韵,体现出了文学甚至艺术工作者的共同特质,追求最恰当的淋漓表现,力求达到所能及的完美。
    梁衡先生的散文,绝不空洞,而是甄选意境以承载情感。他写辛弃疾,抓住痛拍栏杆这一意境来生动刻画辛弃疾这个从小使枪舞剑,以武起事的热血青年因南渡而失去用武之地、被朝廷闲置的无奈。望长安,登危楼,拍遍栏杆的那个爱国臣子仿佛就在我眼前,将壮志难酬的泪水横洒。他写母爱,用一块承载着母亲的盼望和虔诚信徒崇拜的望儿石表达绵绵无尽的母爱和所有儿女们的惭愧。他写翟秋白,不得不等到觅渡这个意境在他脑中迸发之后才决心作文,六年积淀配合觅渡之境,运笔如风。季老称他之追求为一种境界,叹道:“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
    先生的散文,结构新颖独特又十分严谨,真正是做到了散文所要求的形散神聚。他写李清照,开篇“怎一个愁字了得”奠定凄美的基调,其间感情不幸、身心颠沛、人格孤独的三大磨难与民族前途、幸福爱情、自身价值的三大寻觅相呼应,结尾以“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定格人物形象,照应标题,结构严谨,又是画龙点睛之笔。好一个乱世!好一个美神!由乱起愁,因愁而美,意境突变得美丽而深远。她的有才有情,她的外美如花且内秀如竹,她对待感情绝不凑合的执着,她超群脱俗的人格风骨令人怎能不痴迷倾慕。他写周恩来,以六大无,六大有概括分析总理一生高尚的言行品德。用古今中外历史伟人、当代小官员与之正反衬托,凸显周总理无限的人格魅力。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周总理外出归来发现自己又暗又湿的老平房被工作人员偷偷维修,当晚立即离去,并要求将房内旧家具换回来,否则不回去住。官而不显,俭以养德,周总理是在保持一种境界。先生散文结构安排严谨精巧,首尾必有呼应,给我议论文的写作也颇有启示。
    先生的散文思想深刻,语言坦率,直达本质。说兴趣,将兴趣比喻成一颗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得先找见自己的基因是瓜是豆,再说培育之事。即使知道自己是瓜是豆,却耐不过夏的煎熬,等不到秋的丰收,兴趣也只是兴趣,难以成就功德。他关于书与人的随想中提出的见解可谓深刻。一是读书人最勇敢。因为读书知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故常“一介书生敢当天下”。二是读书是吸收、继承,写作是创造、超越,“读而有作,作而出新”,一个人只有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我们的学习也何尝不是这样?当下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承他们智慧的结晶,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不能满足于简单的一个学习成绩。将知识用于实践,发现和创造价值是我们每个人以后必将面临和思考的。在《怎样区分低俗、通俗和高雅》中,梁衡理性地将扫黄扫不完的原因归结于人动物性的一面,指出“只要人动物性的一面还在,人与外界的欲望关系还在,它就要寻求刺激,发泄与满足”,他未大吼着提升公民素质,而是坦率地揭示出本质原因,发人深省。
    先生的语言古朴典雅让人不觉晦涩难懂,引经据典,诗风萦绕,事例丰富,干货满满,简直是中学生提升写作的佳品。“看那墨痕如涕如泪,笔锋如剑如戟”两位忠臣的表白仿佛跨越历史直击你心;“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让人想起《醉翁亭记》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读起来古色古香又新颖清新。希拉克与儿童对话,普京独行与空旷大街,德国女总理黙克尔排队买菜等奇闻轶事值得收集;“文死谏,武死战”韩愈直谏被贬,“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为丈夫临镇脱逃羞愧,“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孔明输给了曹魏却赢得了天下人心……诸多事例值得品鉴整理。
    《把栏杆拍遍》这本梁衡老师的散文集真乃是用心经营而成的美文,书中附加的对写作技巧的剖析也精简到位。此书对写作的裨益相当巨大。

  • 寒假读整本书纲要

    亲爱的同学们,上学期我们按照书目构建了高二班级书库,48班有约78本,49班因为竞赛停课书本少了点,但也人手有好书在手。建议每天读书读报时间不少于40分钟。 开卷有益,读书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