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https://cdn2.jianshu.io/assets/default_avatar/8-a356878e44b45ab268a3b0bbaaadeeb7.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240/h/240)
笑贫不笑娼的社会,滋生了吃人的欲望。 “裸贷”又双叒叕逼死人了! 前几天看到一条很扎心的新闻: 大二女生身陷裸贷烧炭自杀:仅一平台就借57万。 4月11日,背负着 “57万欠...
PPT,每个人都要用,会用。但是做得好的人会做的特别好。像PPT的大神级人物秋叶老师,靠PPT就已经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了。而反观那些做的差的人,一眼就让人看着low。 其...
奥地利哲学家卡尔.波普曾说过:每个人的虚荣心和他的愚蠢程度是相同的。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虚荣心强的人,与其说是为了...
你要是这么说,你就看看济南公安的微博!!!!!!毛驴怼大巴,不服来站,明显就针对这个事件,警察和高利贷是一伙的,还有警察的体验对吗?对高利贷置之不管,好累啊?靠!别以为学了心里咨询,就了不起了,随便拿一个案件分析,就觉得自己牛,居然有人给你打赏
没有谩骂和抨击,只是在发表个人观点!
真把自己当做砖家了?你上述的心里描述,完全是按照你一个人的思维逻辑。
如果你想用国外社会剧、心理学来显示自己的“深奥”“砖长”,那送给我也送给你一个外国词汇“装在套子里的人”。
很简单的事,要去相信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后续的新闻没有过于令人满意的信息,但也没有令人惊讶的资料。说明剩下的冰山可能更加黑暗,而消息被封锁罢了。
还是那句话:总有人喜欢站在所谓至高点来评价事情,标榜自己的高尚、公正、理智,而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又会是一副怎样的嘴脸。
看完以后还是想骂你耶
你体验过三个角色后难道没有发现于欢只有这一种选择,追债人与警察可有几种选择。你认为警察管非法拘禁是他们不应该管的“闲事”。带队警察当时想的是少管这事,再挨一顿揍不值当的,协警想的是一个月吃这几百块钱工资做个样子就行了,一个临时工管这么多干嘛。追债人想的是,敢报警,警察来了不也不敢管,等他们走了看看不玩死你俩。
这个剧让我觉得心理咨询是瞎扯淡
没有兴趣,你就知道网民是不经过大脑?如果你你妈要被强奸,或许你也会说,还有其他办法吧!
无法还原当时的场景与当事人的心理,个人社会剧只是角色扮演,但是真能那么贴合实际的去反应出什么吗?改变自己的想法固然重要,从众心理也很可怕,因为太盲目,换位思考也只是思考,原谅我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市民,如果我是于欢可能我的选择也是一样
陪伴?有人愿意陪他一起无期徒刑么?
完全是扯淡啊!警察和那些黑社会催债人员是有勾结的,还怕警察呢?作者你是不是没有一点常识啊!
你演之前已经先入为主了
1.社会剧是否能完全还原,分毫不差。你们对案情了解的是否就是全部?你们去采访所有当事人了么。我觉得有一丝偏差就不能完全懂当时的处境
2.人与人不同。一场社会剧就能让你连思考方式都完全跟所有体验的角色相融合?
3.“帮助你从你身上找到答案”?别人把你逼到走投无路而你只剩这个选择来搏一搏,这个时候你告诉于欢:虽然别人错了,但我们不能怪别人,我们得从自己身上找答案,一切问题源头和解决方案都是自己??何来逻辑。恶人打你一巴掌你赶紧自责道歉么
4.于欢没有不认罪,他知道自己杀人犯法。舆论要求的也只是让判决更合情合理,大众舆论导向只是为于欢申冤,而没有说立马放了于欢吧
我们只是想知道弱者在这个情况下,他受到的处罚是否能让公众觉得法律之外还有人情,没人要求不处罚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