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天津
  • 1058 || 30万定律

    按照央行的最新数据,国内人均存款仅为9.6万,而存款超过30万的更是只占总人口的1.5%。 换句话说,30万就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存款天花板。 这并不是说,普通人一辈子只能赚到...

  • 1057|| 心流

    寻找“心流”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感觉到时间飞逝?运动?阅读?钓鱼?手工?还是陪孩子玩? 不管你在做什么,当你感受到时间飞逝的时候,实际上都在体验着“心流”,它意味着你已然...

  • 1056 || 今日踽踽独行

    生命只是如此前行,不必说给别人听,只在心里最幽微的地方,时时点一盏灯,灯上写两行字。今日踽踽独行,他日化蝶而去。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

  • 1055|| 40岁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有人40岁才明白: 职场这场戏,演得越用力,散场时越荒诞。 职场最狠的谎言,就是把螺丝钉包装成“事业”。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那句台词:“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时你恨它,慢慢...

  • 1054|| 把自己的感受置顶

    人生最重要的课题,永远是把自己的感受置顶。 作家安妮·兰德曾说:你才是你自己生活的唯一主人。 关系的本质,是自我价值的延伸。 把别人放在高位,等着你的就是轻视和压榨。 一个活...

  • 1053|| 修心

    人到中年,情关即是修行关。 《周易》有言:“履霜,坚冰至。”觉察关系中的寒意,实则是上天在提醒你:该向内观照了。 修心三阶: 不惑于表象 对方嘘寒问暖,未必是真情;对方若即若...

  • 1051 || 无我相,无人相

    靠近你的人,图的是你手中的“现实价值” 中年人的情谊,常裹着利益的糖衣。你以为是缘分使然,实则是对方看中了你的资源、人脉、地位。《庄子》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1050||你不小心成了谁的能量补给

    真相一:靠近你的人,求的是你身上的“能量补给” 中年人的世界,一半是烟火,一半是江湖。有人向你伸手,未必是因你多特别,而是你恰好成了他疲惫生活的“浮木”。 《道德经》言:“上...

  • 1049|| 现实价值

    靠近你的人,图的是你手中的“现实价值” 中年人的情谊,常裹着利益的糖衣。你以为是缘分使然,实则是对方看中了你的资源、人脉、地位。《庄子》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1048|| 你的磁场,决定你会遇见谁

    你的磁场,决定你会遇见谁 你若沉浸在“不被爱”的恐惧里,只会吸引来更多忽冷忽热的人;你若活得自信饱满、从容喜悦,自会有人穿越人海,为你奔赴。就像古人磨刀不误砍柴工,先修好自己...

  • 1047|| 先完成,再完美

    如果你想干一件事,就先去干。哪怕做得很烂,哪怕一点都不完美。 一个粗糙的开始就是最好的开始。别等自己准备得万无一失才行动。因为根本没有完美的准备。只有在行动中不断调整和进化,...

  • 1046|| 如何真正实现财务自由

    如何真正实现财务自由? 1. 别再让车子、房子成为你的“财富陷阱”在考虑买房、买车之前,先问自己: 这笔钱投入后,会给我带来现金流,还是只是消耗掉? 买了车,能提高我的赚钱效...

  • 1046|| 如何真正实现财务自由

    如何真正实现财务自由? 1. 别再让车子、房子成为你的“财富陷阱”在考虑买房、买车之前,先问自己: 这笔钱投入后,会给我带来现金流,还是只是消耗掉? 买了车,能提高我的赚钱效...

  • 1045|| 安静地做个狠人

    人生下半场,只有沉着的努力,才能为自己赢来翻盘的机会。 所以我说,安静地做个狠人,才是中年人最明智的活法。 所谓“偷感人生”,意思是有些人过着像偷来一样的日子,不愿意让人看到...

  • 1044|| 把根扎进地底百米深

    真正的高手都在玩"双线作战":白天用公司资源练手,晚上把经验变成知识付费产品;表面在完成KPI,实际在偷偷攒自己的生产资料。 他们清楚得很:老板画的饼再香,不如自己兜里能随时...

  • 1043|| 节目问题

    1.时间有点长,太拖,再删三分钟,不超过12分钟 演唱删减一部分,过渡性语言,过渡性情节再删减。颁奖可删减。 给观众留白,最佳。 2.表演不行,对口型,气息,节奏,矛盾冲突不...

  • 1042|| 生存法则

    任何时候都不要影响自己的清净心,更不要去玷污自己的清静心。 只要你有这样一颗心,你的人生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就像很多人一直想问,人生的前途究竟在哪里? 用丁元英这句话来回答:“...

  • 1041|| 熬

    熬,绝非被动等待,而是主动蛰伏,是你在低谷中默默积攒能量,等待时机,最终实现华丽反击。 一、熬不是死扛,而是智慧的蛰伏 许多人对“熬”这一概念存在误解,认为熬就是硬撑,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