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01
    看了作者的文章,我首先对什么是延迟满足这个概念进行思考。我发现作者通篇说的延迟满足和我脑海中的延迟满足的定义不一样。

    作者通篇说的延迟满足都是小孩子想要什么家长为了锻炼他而延迟满足她。作者对夫人的训练也是一样,她要买什么你会刻意延迟满足。

    但是我脑海里的延迟满足是,我接下来有一场重要的考试,为了通过考试我要好好学习,忍受一段时间不打游戏不刷手机。其实这一点经常让我困扰,我发现自己在备战考试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打游戏浪费了很多时间。每次都对自己产生懊恼的情绪。自我反思起来就是延迟满足能力太差。

    总结来说,我脑海里的延迟满足的对象是自己为了达成目标,自己能动性的去克制短暂性的满足。而作者所说的延迟满足的对象往往就是那种想吃想买想看的这些东西。其中的这种差异对我来说是很明显的。一个是自我主动延迟,另一个是外在的逼迫性延迟。当然了小孩子没有这种自我意识需要家长给予培养,那么这样家长培养的方式是怎样的?正确吗?如果因为方法不合理而给延迟满足扣上胡说八道的帽子那就太冤枉了。然而这一点我也没有看到作者予以说明。

    02
    另外我看作者引证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面用到的心理学研究来试图证实自己的观点。但是具体是谁做的研究,可靠性如何?我发现作者并没有给出这方面的质疑,直接拿来引用了。不是所以借着‘据某某研究表明’都是真理了,这个世界上虚假的研究也不在少数了。所以作者给出标题那样的结论对我来说是证据不足的。

    “延迟满足训练有助于成功”,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文/张宏涛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棉花糖实验”,就是对小朋友说:盘子里有棉花糖,你如果肯多等待一会儿,可...

  • 终极学习法——费曼技巧(超级干货!)转载

    那么,费曼技巧到底是什么呢? 这要从费曼说起。费曼,全名理查德·费曼,美国著名物理学家,于196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在沉迷于美妙的物理世界的同时,他还热衷于教育事业,喜欢向...

  • @飞翔的蚂蚁 这话说出来就是等着被打脸的啊

    没有建立这种思维,学再多都是白费

    1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看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课,进步却很小呢? 去年参加了很多分享课,每周末至少有一天在外面参加活动。但参加了那么多课,我的收获有多少呢? 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