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已死,是谓真藏见皆死。 【原文解释】肝的真脏脉出现,至庾辛日死;心的真脏脉出现,至任癸日死;脾的真脏脉出现,至...

【原文】 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已死,是谓真藏见皆死。 【原文解释】肝的真脏脉出现,至庾辛日死;心的真脏脉出现,至任癸日死;脾的真脏脉出现,至...
李广茂,男,来自福建省厦门市。2007年毕业于重庆现为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2000年开始全国遍访名师至今为止拜师14位,2019年拜师国医大师李佃贵,以及陆续跟随华医世界各位...
【原文】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即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营卫俱劳,...
足外踝的前下方的凹陷中就是丘墟穴。脚踝扭伤很有名的治法,就是商丘透丘墟。商丘是脾经的子穴,商丘透丘墟有一个技巧,我们的脚背横纹系鞋带的地方,用手摸,能摸到两条大筋,我们在做商...
贝母 《神农本草经》原文:“味辛,平,无毒。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一名空草。” 倪师解读: 贝母这个东西一直都是把它打成细粉,越打细粉,用滤网过...
【原文】臂多青脉,曰脱血。尺脉缓涩,谓之解惰,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 【原文解释】臂多青脉,乃血少脉空,乃由于...
韩慧中,女,中医执业医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信崇医圣张仲景的六经辨证体系。 临床中善用经方+针灸治疗各类感冒、咳嗽、肩颈腰痛、风湿关节痛、脾胃病、女子月经不调、...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荣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润,润即...
八会穴:骨会大杼,脉会太渊,髓会绝骨,筋会阳陵,血会隔俞,气会膻中,腑会中脘,脏会章门。 大杼穴和膈俞穴在膀胱经上,太渊穴在肺经上,绝骨穴和阳陵泉在胆经上,章门穴在肝经上,膻...
知母 《神农本草经》原文:“味苦,寒,无毒。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一名蚳母。一名连母。一名野蓼,一名地参。一名水参。一名水浚。一名货母。一名蝭母...
【原文】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
赵志明,女,湖北人,执业中医师,出生中医世家,从小对中医耳濡目染,跟随家父坐诊10多年。2018年加入华医世界私塾班:2019年加入名医训练营,拜国医大师李佃贵为师; 擅长治...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黄芪芍药桂枝苦洒汤方 黄...
悬钟穴,又叫绝骨穴,外踝尖上三寸,八会穴之一,髓会绝骨,当骨髓有病的时候,在绝骨穴上治疗。我们找绝骨穴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顺着外踝尖往上推,推到上不去了突然陷下去的地方就是绝骨...
百合 《神农本草经》原文:“味甘,平,无毒。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生山谷。” 倪师解读: 百合可以入菜的。经方里面我们有百合汤治疗狐惑。 百合利大小便,味甘性...
【原文】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病。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 【原文解释...
崔莉敏,女,来自河北省保定市。 2007年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西转中人员 擅长运用中医民间派、实战派、学院派、经方派等各派系的思路治疗中医疑难杂症。 希望中医“三...
【原文】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 蒲灰散方 蒲灰散方:蒲灰七分、滑石三分。右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这个蒲灰散前面消渴有讲过,蒲灰,就是菖...
阳辅穴从外踝尖上四寸,是胆经的经穴,胆经是属木,是阳经,阳经对应的五俞穴是井荥俞经合与金水木火土相对应,所以阳辅穴的穴性属火,胆经属木,木可生火,因此,阳辅穴又是胆经的子穴。...
秦艽 《神农本草经》原文:“味苦,平,无毒。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一名秦瓜。” 倪师解读: 秦艽,使用上最多的是痛症,背痛、腰痛、遍身肌肉关节疼痛,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