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 印顺导师《印度之佛教》) 龙树菩萨之学纲,在二谛,在依俗谛得第一义,得第一义入涅盘。其言曰:「诸佛以二谛,为众生说法。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盘」...
(选自 万金川《中观思想讲录》) 第六颂── 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 第八颂── 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 【佛陀以四种立场说「我」与「法」...
(选自 万金川《中观思想讲录》) 第五颂── 业烦恼灭故名之为解脱业烦恼非实入空戏论灭 【修习空观而遣除戏论】 第五颂: 业烦恼灭故名之为解脱业烦恼非实入空戏论灭 业与烦恼完...
(节选自《中观思想讲录》万金川著) 《中论·观法品》──龙树对佛教基本教理的见解 观法品第十八 若我是五阴我即为生灭若我异五阴则非五阴相(第一颂) 若无有我者何得有我所灭我我...
(摘自:《中国佛教史概说》野上俊靜等著,圣严法师译) B.C.566-486 印度释迦世尊在世年代(众圣点记)。 466-386印度释迦世尊在世年代(宇井伯寿氏说)。 274...
一位颇自由的居士很自豪地跟老人说,我觉得起码比你们出家人还自由。想干嘛就可以干嘛。 老人说:一艘船在茫茫大海中没有选择的方向,一任业风飘荡,吹到哪里就到哪里?乃至都有翻船的危...
果修法师 佛教思想中最基本的理论是缘起,由小乘到大乘均不能违背它。人们对任何一件事物,由于各个立场(包括环境、教育)与思想训练方法的不同,其认识程度亦必定各异。即使程度无异,...
(選自《中觀論頌講記》) 印順導師 緣起是因果性的普遍法則,一切的存在,是緣起的。這緣起的一切,廣泛的說:大如世界,小如微塵,一花一草,無不是緣起。扼要的說:佛教的緣起論,是...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七处善,三种观义,尽于此法得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身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
《卡拉玛经 Kalama Sutta 》取自南传巴利经藏《增支部 Avguttara nikaya 三集 65经》。此经记述了佛陀对卡拉玛人的一番教诲。当时,卡拉玛人因不知如...
《卡拉玛经 Kalama Sutta 》取自南传巴利经藏《增支部 Avguttara nikaya 三集 65经》。此经记述了佛陀对卡拉玛人的一番教诲。当时,卡拉玛人因不知如...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七处善,三种观义,尽于此法得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身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
(選自《中觀論頌講記》) 印順導師 緣起是因果性的普遍法則,一切的存在,是緣起的。這緣起的一切,廣泛的說:大如世界,小如微塵,一花一草,無不是緣起。扼要的說:佛教的緣起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