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北京
  • 为了约定(十)

    他俩上车之后给我发来了视频,视频里车厢一如既往的拥挤,他俩在人堆里被前后夹击,说没有空出来的座位,准备去餐厅点餐吃饭,我说:“好吧,赶快去,去晚了就没有位置了”。看着嘉豪弱小...

  • 清华学府行(九)

    “清华北大”从小被父母常常灌输的大学,哪位孩子又不是从小被催促着长大,也都想去看看这最高学府的模样,看看清华学子跟普通人的区别,向那些优秀者看齐,所以既然来了北京,那有不去逛...

  • 去看看在新疆的弟弟(上)

    来乌市已经第五天了,这一天我要乘坐八点五十的航班飞回北京,与乌市短短的五天喜怒哀乐全都有了。 来乌市是来找弟弟的,自从我们考上大学之后,我们只有在国庆及春节可以见面,其他时候...

  • 探秘圆明园之毛蛋(八)

    来到遗址的检票口,迎面碰到了冯哥,我们嘻嘻哈哈,你来我往告诉了他里面有个迷宫比较好玩,转头去看盖章的小地图发现盖章就是在里面,可惜我跟嘉豪怎么也没有找到,把这个重要的任务安排...

  • 探秘圆明园(七)

    跟冯哥碰头后,我们尽快往山下赶去,等我们的大巴车需要在九点半集合。心里急匆匆,怕赶上最后一个,让大家伙等我们三个实在过意不去。可肚子偏偏不争气,咕噜咕噜的,看着沿街店面的零食...

  • 240
    人之初(中)

    起初的背诵都是死记硬背,班主任会带着我们先读三四遍要背诵的句子,晚上回家就需要我们自己熟记,而我总是背的磕磕巴巴,或者前一晚背的很清楚,第二天脑袋里的文字就不见了。陈老师上课...

  • 人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从小学五年级我们开始背诵三字经与千字文,到如今还记得那些零零散散的读书声,可前一句明了,后一句怎么也...

  • 八达岭长城行(六)

    从海底世界出来,外面的温度已经升到高点,热腾腾的,直想钻进地缝里去,感叹海底世界的温度才适合生存。在门口很快吃了牛肉拉面,这个馆子是我上班时候,领导带我来的,她觉得这个牛肉拉...

  • 240
    海底世界行(五)

    我们坐在地上吃着从冯哥大姑家拿的面包苹果,冯哥说一晚上没睡,大姑太热情,一直有说不完的话,拉着他就聊,聊着聊着就睡着了,嘉豪自己趴卧室睡了个好觉。我说大姑是定居北京了吗?冯哥...

个人介绍
想出书是大学的事,那时把自己的事当日记写,后来当小说写,写着写着便断了笔,小说随着时间推移再也无法续写,总觉得笔下的文字生不出花来,零零散散,不成调儿,于是放下笔开始写回忆,记忆从此打开大门,想把这些年的事,人都通通记录一遍,也去深层次的再挖掘遍自己。
故事很长,写了一年又一年,断断续续,每次每天三千字,隔一两个星期或者一两个月再写五六千字,就这样凑成了现在的样子 。想更多讲述从那个遥远的祁连山下走出的小孩看到的大千世界。

@懵懂无知—童年的记忆总是那么幽深,总在不经意间想起那些事,让心尖的流动平缓。
@青春苦楚—只有向死亡靠近,才能获得片刻宁静
@职场成长—向后看,原生家庭带给我的是一半的幸福自洽,一半的惊恐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