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逼的信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比如衡水中学的学生坚信,多刷几套卷子,多努力些,就能多提高几分。“多做题,和多提高几分”。这是呈很明显的正相关性的。即,存在“因果关...
![240](https://cdn2.jianshu.io/assets/default_avatar/1-04bbeead395d74921af6a4e8214b4f61.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240/h/240)
奋斗逼的信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比如衡水中学的学生坚信,多刷几套卷子,多努力些,就能多提高几分。“多做题,和多提高几分”。这是呈很明显的正相关性的。即,存在“因果关...
目前,我想到了两个方法可以避免“内卷”。 一是到一个没有“模式”或以人类智慧很难发现“模式”的领域。比如创意领域。 二是有一个“模式生成器”。因为内卷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们都...
2033年,XX省考生500万。满分750分。其中,749分以上考生,有4999999人,其中一人不小心家中变故,发挥失常,考了748分,看来,无缘大学了。 因为大部分都考了...
有一句话叫——“失败乃成功之母”。我发现,这句话被好多人用错了。用错在哪里了?错在这句话成为鸡汤式的安慰人的话了。经过多角度理解,我终于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它不是鸡汤式...
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就是个“信任成本”问题。 看到有些人家里托关系什么的还真别不服气,因为别人可能靠学历或者别的什么让人信任,但家里托关系的,信任成本最低。如果你真的通过某些...
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从不读书,但其远见、思维方式、做事方法却那么卓越? 不知道“从不读书”这个结论是怎么得来的。如果一个有着卓越成就的人对你说:“我从来不读书”,...
无论是启发法,否定法,还是一些思考框架,其作用无非是给你一些启发,提示,最终找到几条可行道路,只是给个比较正确的大方向。不过,这就足够了。
追随着好奇心的那种快感,求之不得。你会发现善于勾起人们好奇心的作者或者游戏设计师,总会通过语言来描述某个事物有着什么性质,然后展示这个事物遗留下的痕迹。当我们得知某事物的性质...
我今天才纳过闷来。 你以为你追求的是一些必要的东西,比如学历,荣誉,名企工作经历,一些社会实践。。。其实你追求的只不过是“自信”罢了。缺少这些东西,你可能会因此来怀疑自己,否...
提到函数库,我不得不说。如果一个人,做了一个非常amazing的项目,看似来屌屌的,那么,他很有可能很容易的通过调用别人现成的函数库,来实现自己看起来很装逼的功能。其实,构造...
今天在和同事说话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个莫名其妙的笑点。 他问我,“有几根网线啊?如果网线少于7根,我就得去电子市场买了。” 我说,“绝对少于7根,放心吧。” 当你获得“确定的”...
关于大脑的“不在乎”。 当你沉迷于某本书的时候,其实你这时算是被“催眠”了。而大脑这时它也搞不清楚书中那个世界是真是假。沉迷其中时,讨论虚拟和现实,就没啥意义了。那么,这是好...
关于一个残酷的真相 有些事物其中只包含了有限几条简单的规则,却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 而有些事物包含了复杂的推理,但却造成了很小的影响。 费力不讨好🤷♂️
我发现,玩恐怖游戏,真的能让身体变得更好。 今天本来挺虚的,玩恐怖游戏,玩完后,感觉浑身充满力量。我怀疑,人们因为现在安全舒适的生活,导致人们很难激发那种危机情况下求生的本能...
我觉得,看书,看世界,无非要达到这些效果。 1,知道某些事物是“存在的” 2,知道某些事物“是什么”。“是什么”的问题可由事物的“性质”和“否定法”来间接的讨论。讨论“是什么...
昨日梦中,我领悟了一个“布袋方法”。梦里对这个方法的感受是脑袋嗡嗡作响的颤栗,似乎在诉说着它的恐怖。 布袋方法是这么操作的,把你想改变的事物,用某“形式”包起来,而这种“形式...
终于体会到“选择权”+“否定法”该怎么用了。在没“选择权”的情况下,用“否定法”是傻子的做法。比如,你毫无选择的情况下,你不需要“否定法”,你也相当于把一切都否定了。而“否定...
刚才总工给我来电话。又提了一些软件需求。 首先,人总是有一种感觉的。我明显感到自己有点儿小慌张,以及对自己的小痛恨。但“感觉”这种东西,是模糊的,你如果不把它明确出来,不清晰...
一切正面情绪,我认为没必要找原因。 但负面情绪,我认为必须要找到引发它的原因。要清楚的描述,究竟是什么“问题”,引发了这些情绪。“问题”理清楚了,负面情绪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