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陈洁滢
刚开始读孟尝君传记时,以为他是一个赏识人才的值得尊敬的人。读完后却觉得不然。
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有些确实贤能,最突出的可能要说是冯骥,思想通透又有谋略。而鸡鸣狗盗之辈,在情况危急时也确实派上了用场。但最后孟尝君失势,他所招纳的宾客大多离去,这又是为何?不得人心吗?不是,魏子以死担保孟尝君的行为便能很好的印证大家很服他。
我认为最终众叛亲离的原因是孟尝君的不识人。先前大多将注意集中在个人身上,孟尝君宾客三千,出众的不过一二,还有许多“南郭先生”混迹其中。后文“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盖六万馀家矣。”则说明了这种不识人对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看完全篇,忽然觉得孟尝君是个有些幼稚的人,他能够将不想留下他的父亲说得哑口无言,能让大家都认可他的才能,却偏偏少了一颗看人的心。招贤纳士固然不是什么坏事,但前提是,这些所谓的“贤士”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对人民生活造成影响。
说来说去又是底线的问题,孟尝君招纳贤士时没有底线,不管品德,不管作为,只一心活在幻想里。这样又怎会成功呢。
战国四公子传评论(四公子区)写下你读四公子传后的感想。可以写其中一个,也可以综合四人传记谈你的感想。角度自选,贵在说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