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说起屈原,我们一般都会联想到,他因坚持自己那颗忠贞爱国的心而自沉汨罗江的事。他这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高洁品质的精神被无数后人所称赞,可仔细想一想,他这样真的值得吗。
    老子里有这样一段话: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在老子看来,宠和辱都是因名利之内身外之物而造成的,这些都会带来祸患,所以我们知道祸患因自己心中的利产生,好比屈原,屈原一片衷心却被怀疑,这就损伤了他心中的利益,这才使得他心中忧愁,自残而死。
    我们换个角度来想一想,如果屈原真的做到了无私无语,那么他不会因为这些事而失去生命,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凭屈原的才华,在那乱世之中定有他的一席之地,总之从屈原的身上,我们应该学会无私无欲清净无为,只有这样才能全性保真,傲然独立,维护自己的人格和自尊,才能担当大任。

    13 吴精文

    《屈贾》:儒与道的碰撞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儒家的精神,“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道家的选择。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就是一场儒与道的价值碰撞。你如何看待这种碰撞? 要求: 一、采用“观点...

  • 树上有一片叶子。 在去年春天新生,挨过了酷暑,挺过了萧瑟秋风,甚至熬过了凛冬,却选择在又一个初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簌簌地落到了地上,其时它已枯黄,或说,他早已死了。 总有那么些人,选择在大好春光中死去。 对我们,眼前确实是生意盎然朝气蓬勃,春雨惊醒鸟兽虫蛇,染绿针尖麦芒,于他们却又是另一番光景,他独自走过了一个轮回四季,身上带着去年的水汽,遗世而独立。 他忽然不适应新的规则,不觉一片经冬的叶已成众矢之的,不见高飞的凤凰,兰皋的芳香,他忽然失去了坚持的意义。 儒道的对立,实则就是是否以死殉道的问题,一片叶子究竟该在秋天落下还是在春天放弃。 在秋天落下,舍了生取了义,遵循了人们一贯的认识,被赞美,被描绘成一副美丽的秋日落叶图,被写进诗里,承载一篇又一篇的秋思,是以死成就了自我,完美了别人的画作。在春天放弃也是一种大义,是以不死而殉道,形容枯槁而笔耕不辍,不被理解,不被看好,在寒风中沉默,似随风飘摇,然叶从未离开枝头,在春天到来前也从未想过离枝,不,它也许羡慕被谱成诗的秋日落叶,也许好奇他为何早早离开,他也许知道,总有人会读懂春天的落叶,会赞美春景中的一簌枯黄。 回归正题,屈子便是以死殉道,他难以忍受作为一个弹冠正衣的人的孤独,难以忍受风卷起的碎石尘埃的侵蚀,他想就此了结时也想起过初春的美妙多情,但举世混浊之时,他却选择了坠河以自清,长无绝兮终古。我觉得屈原自恋地过分,洁癖症一样追求情节美好,但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形式上的东西终究无法被刻在骨子里,状似随波逐流,实则岿然不动,一身尘埃也是一身荣光。 太史公便是这样的人了,纵使千变万化我自两袖清风,不过数月寒冬便可换来十里春风。其实没有什么形式上的东西,不过是真的忘却世俗,游离尘埃之外,不过是一颗风平浪静的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好似没有了底线丢失了灵魂,然而他除了肉身以外的东西都祭给了自己的道义。太史公决议写史记时,就是在给自己敲响丧钟。 我看不起儒生,是因为他们总爱认死理,受不了丁点儿委屈,天下人负我,我心里苦,我跳河,自刎,自挂东南枝,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舍生取义一了百了,留下千古美名,但也因此陨落了一颗文学、政治等多方面的明星,别急吼吼地跑去送死,先留下你存在过的价值。 人是逼不死的,除非他自己想死。 我对于所谓舍生取义一类做法的厌恶,大概是来源于《文天祥被自己人劝死》这篇文章,彼时的儒生只会溜须拍马,全然失去了早先对于义的凛然。用现在的话说叫道德绑架,文天祥有必须活的理由,是等某日东山再起。一朝被劝死,有望复国的英雄又少了一个。屈子也有必须活的理由,他身上留着楚国皇室的血,他只是悲观地否定了国家的,也许换句话说他是敏锐地洞察到了历史的走向,但他的一次绝望自沉,使楚辞始于他也绝于他,屈原之后再无楚辞。 反观太史公,他疑屈原为何不随波逐流,食糟饮醴,等到合适的时候再显露锋芒?但他不明白,从来都是时代在成就一个人,而不是一个人完整了一个时代,所以英雄之在乱世,昏君出于长安。 司马迁茫然了,死,还是不死,是一个问题。 我也茫然了,秋天落叶还是春天落叶,都是自然的安排。 没有对错没有是非,有的只是不同的人不同的追问,我要何时死去,我要如何死去,才完美了我的道义。 但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每一个人的终点都是墓地,新生儿发出的第一声啼哭是因为他正式踏上了死亡的路途,每个人都是为了死而活着的。 既然向死而生,便要生动过活,便也只有死亡才是我追求道义的终点,这可能是条五十米赛道也可能是场马拉松,但愿尽头能刻上他是殉道者,不管其时比赛是否完结,我早已把一身献祭。

    13班向力子

    《屈贾》:儒与道的碰撞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儒家的精神,“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道家的选择。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就是一场儒与道的价值碰撞。你如何看待这种碰撞? 要求: 一、采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