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北京
  • 德、命之辨

    今天读《论语》的时候,读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蓦然间,感觉到:这是需要对生命有多么深切地领悟,才能认识到的啊!“德”与“命”的关系似乎是颇难...

  •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法”

    孔子与苏格拉底作为东西方的两大先哲,均以善于对话、善诱人为学著称,可谓是很优秀的教师了! 二者都在启发着学生(对话者),不过各自启发的侧重点可能...

  • 问题意识之于生命的重要性

    唯有“问题”方能激活已有的知识、观念系统——使其活转过来;问题意识的觉醒、发展,方能是生命转知识,生命也越发有活力;否则,生命将被知识、观念所转...

  • 情,情绪

    情者,体也,人之正也;情绪者,情之绪余也,人失其正也,失其正,失其体也。 消绪见情,人复其正也。情之绪余缘何而起?习气也!人之正者,任情也;任情...

  • Resize,w 360,h 240
    关于以赛亚·伯林访谈的梳理及体会

    最近在微信上看了一段以赛亚ᆞ伯林的访谈,伯林对哲学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这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意识到自己以往更多在以一种非哲学的方式靠近哲学...

  • 更为重要的是“问题意识”的培养

    学习哲学亦有三、四年的时间了,一个反复性出现的状态便是往往会陷入到诸种哲学观念的矛盾纠结中,或者刻意地为某种观念而辩护并因此而陷入同样的矛盾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