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广东
  • @尚云楼主 楼主客气

    读书疑义: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今日读到《论语》中一段: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人翻译为:“讲究信用而合乎事实,说过的话是可以得到实践的。恭敬而能合乎礼节...

  • @江雪寒舟 看看是谁说的吧,是有子,不是孔子和孟子。个人理解而已,信和恭是义和礼的含义中的一种,他们是同宗亲戚。按照字面意思,既然信是义的外在表现形式,恭也同理,而且不失其亲,怎么不能遵循和效法呢?

    读书疑义: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今日读到《论语》中一段: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人翻译为:“讲究信用而合乎事实,说过的话是可以得到实践的。恭敬而能合乎礼节...

  • 小可有不同看法,古代汉语词典上面,因也有解释为由于,因为的意思,宗有尊崇,尊奉的意思。后面一句,个人理解为,由于信、恭近于义、礼。他们是亲近的关系,也是可以遵循的。

    读书疑义: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今日读到《论语》中一段: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人翻译为:“讲究信用而合乎事实,说过的话是可以得到实践的。恭敬而能合乎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