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上海
  • 我就是那位“正常的、小爱的”受益最大的案主。感谢主持人曹蕾的本能反应,想送孩子来和我们的孩子一起成长。

    关于正常:我对教育(此处的教育即对某个体孩子成长)的思考,在昨天短短的时间内无法阐述更多,也就是,我做事的起点是自己的孩子,背后却是对教育(个体的成长)更多的思考。我会把自己放到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每天的生活,会换位思考,会向死而生。所以,很多商业问题,我无法回答,标准化的评估我也无法回答,因为我不觉得这样那样的评估对于孩子个体的成长而言有多少益处(虽然这可以让商品更显现)。当然,对于教育的思考,对于生命的思考,我们依然在继续。

    关于大爱:我会在顾及“小爱”的前提下,做一些能惠及到社区里更多孩子的事情(比如我们的夜观昆虫、私人绘本馆、实践活动等等),做一些可促成标准化、可评估可量化的产品,然后思考看看是不是可以有商业化的空间。这也是,我想做到的,育儿和商业两不误。

    关于商业:我的经历中没有商业的部分,所以非常欠缺对商业的敏感度。昨天私董会上朋友们的真诚趋于商业上的提问与分享,都给了我很好的指引以及在商业上的思考,真的非常感谢[抱拳][玫瑰]

    私董照见|来自教育创新者的3个问题

    9月11日,在上海的高岛屋“字里行间”书店,我为上海一土教育创业实践群的伙伴们协作了一场私董会。私董会上,伙伴们尝试帮助案主梳理关于“活化社区”的挑战。伙伴们做了很多高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