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高一16 蒋佳芮

    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说明肚量与才华是人久具高位而安然的一个保障。

    东汉末年分三国,诸葛亮和周瑜两人之间的计斗则格外引人瞩目。他们两人的才华不相上下,甚至周瑜可能还胜过诸葛。武斗之间刀光剑影,文斗之间阴谋诡计。他们斗计,斗心,最终周瑜被活活气死在大帐中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是个有宏伟志向的天才,奈何是个小心眼。

    同样是乱世,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可就励志多了。同样是受了侮辱,勾践回国后就开始练兵,准备复兴,最后成为一方霸主。仇恨让人涅槃。

    人生漫漫,如果只是因为受了一点委屈就自暴自弃,岂不太小家子气。文革时期那么多的委屈,为什么还是有人能够活下来?如果邓小平因为拘泥于文人的面子或是以往光辉战绩而寻短见的话,中国还能改革开放吗?如果清朝爱国人士因为“文字狱”而不敢发表正确言论,中华受外国列强的欺压又不知会延续至何时。

    屈原因不被大王赏识而自投汨罗,项羽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于乌江。他们不缺乏才华,也不差远大的志向,他们只是没有英雄应该具备的气量。因为没了这点气量,所以无法实现远大的志向,所以无法体现超乎常人的才华。

    才华和胸襟是每个人所具有的,只有大小不一之说。因为狭小的胸襟而无法体现才华则是悲剧。悲剧之说亦是戏剧,太过戏剧化的演绎只有被传颂而并非再现。

    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终究只是传说。

  • 16 王丹妮 才华与胸襟
    有道是“宰相肚里能撑船”,顾名思义,肚里能撑船的便能做宰相。可自古以来,“才华”与“胸襟”似乎都同鱼和熊掌一般有着微妙的不共存性。这大概是很多才华横溢,博闻强识的政治家最终止于“文人” 的原因。
    《史记》记载:“屈原者……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贾生名谊……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可见二位皆是天才般的人物。正是这可遇不可求的天赋,引起了诸多小人“害”之。二人恰又都是根正苗红的儒家好青年,本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奋进心态,毫不后悔,远走高飞了。他们的死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一个为楚怀王的死投江表忠,一个为梁怀王的死郁疾而终。可悲,可叹。司马迁“同情其志向,哭泣其为人,奇怪其选择,爽然于人生”与他忍辱负重不同的是,轻易就消逝了的两缕忠魂。有人说过,有时候,我们要说掌控命运,有时候,我们又不得不把命运交还给命运。那位“知其不可而安之若素”的道家渔翁,之前的人生必定也如烟花般灿烂,又转瞬即逝,如今远离尘世,逍遥自在,何乐而不为?
    想起另一位太屈服于命运的英雄,项羽。他治军有方,威震天下,可终究信了命,不成想,这样有力拔山,气盖世之能耐的人,怎不可颠覆日月星辰,卷土重来。终究是胸襟太狭啊。
    比起义薄云天的项羽,他的部下韩信能承胯下之辱而终成大事,知道项羽将败就投奔刘邦。审时度势,不失为上策。
    只可惜那“上下求索”的人,那如“鸱鸮翱翔”的人终是缺了这一点点的胸襟。

  • 16 罗来兰绪 才华与胸襟
    论才华,屈原和贾生的确是顶尖的,是天才,按照正常的套 路,这种才华横益的人本应会干一番大事业可他们却成为
    了历史上标准的悲剧英雄,为因为世上还存在胸襟,如果它像一道狭谷,那就只能把成功隔在才华的对面,若它像山一样高大,那就是直入云霄般成功。
    屈原多厉害去了,内议国事,以出号令,出接宾客,应对诸候。可以说是楚怀王的一把手”,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简直阅 朝廷上下无人能敌。你想想,一个大臣都做到政治内外兼通,精明能干;文学上,成就斐然,随口一作更是流传千古的大作。说白了,就是朝廷上的战斗机”。而贾生呢,十八岁就能诵诗属书,闻名郡中。才学优秀,通诸子百家,年纪轻轻,就能说会道。辅佐孝文帝治理国家,使国泰民安,法制度,兴礼乐,天下和洽。可以说,这两应就是男神级别的人物。政治、文学样样精通,都是大有作为,独得皇上恩宠,而在后期,屈原 被贬谪,悲愤交加作出的《离骚》更是达到了文学顶峰,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熟知,所吟颂,所赞赏的大作。贾生这个天才,渡湘水,吊屈原,野鸟飞过都能成作成篇,生活到处都是辞赋。而且还懂鬼神之说,也是个全能之才
    这两人,要不是时代不同,还真是难兄难弟”都知道,这人只要是
    飞黄腾达了,就得有小人来给领导嚼舌头挖墙角了。更何况这两个年纪轻轻的文学人青年?屈原这人吧,才华是没得说,但就是傲,而且还又傲又倔。你看吧,政治上你独领风骚,出尽风头,文学上取独占鳌头,还骄傲自豪。国家,你内外都治理得好,大王又和你亲近,就宠你,那个争宠争得要死要活的上官大夫当然不爽了,就去妖言惑上了。而屈原一生都钟爱着的那个楚怀王,又是个庸傻不悟的傻大王,一听就后这话就信了,只得疏远他。屈原内心悲伤愤懑又愚忠,太倔了。后来就被流放,也不至于这么忧都吧,流放又咋了,胸襟可以开阔些呀。政治受挫,我可以在文学上不断创作呀。再说了,这又不是只 有一个国家,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可他就是从未明白过,太过于清高,朋友都没有,不甘顺其自然流走天涯,又不肯让世俗沾染自己的纯洁,那这日子就没法过了,只得投河自杀。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以,贾生这文学小青年,也还是敌不过改治老油条,被贬长沙他这人过于悲观,一想到自己被贬长沙就觉得寿命不长,日子不好过。哪里呢,才被贬到长沙呢,况且后来还被召回京了。自己的学生骑马摔死,就自责哭泣了一年多,活活把自己哭死了。做人啊,太多愁善感了。这也是他最终成不了大器的主要原因。说来说去,还是事关两个字一胸襟。
    纵观历史,和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苏轼了。苏轼这从政经历多坎坷了。一贬再贬,贬了还贬。可却从未听他提起过什么举世混浊,惟我虽清,不如一死了之的话,政治上无人认可,我就专注文学。世人太污浊,我就独自享受生活,欣赏大好河川,灵感来了作上诗篇,成百上千,万古流传。贾被贬到长沙就悲叹寿命不长,苏轼还被贬海南呢!多远啊,可人家说什么?说的是我被贬海南更高兴,这么美的景色,绝不后悔。现在有人说他这是佛系,不,苏轼这是乐观器达,胸襟宽广。他把所有的苦,所有的难都容入心胸,去感受积极与美好,而这,却造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一生。若是屈原贾生能似苏轼这般,那也不会英年早逝啊!一身的才华也不会虽随死而费。不过也是,不是所有文人都是苏轼。
    汩罗汤汤,随风流淌,尸沉河底,已无处寻觅。贾生凭吊,词赋极伤,泪水滴滴,悲一生不如意。才华横溢,又能奈何?海纳百川,笑傲人生,才是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