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https://cdn2.jianshu.io/assets/default_avatar/11-4d7c6ca89f439111aff57b23be1c73ba.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240/h/240)
在儒家思想中,不仅仅有孔子孟子的观点,和学说,更有一条条孔子礼、仁的言行像《论语》中的一样。而在这些方方面面中,才能找到最为重要的思想——中庸之道。像太极一样的思想,并非中立...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也。”】 孔子说,天下事事物物都有个中庸的道理,但是人们不能辨别选择,能辨别,选择了,又不能执守,不能坚持,只有颜回...
【子曰:“道其不行矣乎!”】 这一句,是第五章,承上启下。孔子说:“中庸之道,不明于天下,也就不行于天下了吧!”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至,是极致。鲜,是少。 张居正讲解说,天下之事,但凡你做得过了些,就是失中;不及些,就是未至。唯有中庸之道,无过不及,恰到好处,日用...
《中庸》一共十一章,前面是第一章,子思立言,讲命、性、道、慎独,致中和。接下来十章,是子思引用孔子的话,来论证这第一章的立意。 第一章首先说明道的本原出于天,不可更易;道的实...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张居正讲解说:人每日与事物相接,顺自己意的就欢喜,拂逆了自己的就恼怒,失其所欲就悲哀,...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张居正讲解说:承上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既然源于天,率于性,可见这道与我的身子合而为一,就是顷刻之间,也不可离了道。如果此心、...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朱熹注解说:命,就是令。性,就是理。 那么天命就是上天的命令,天性就是天理。 朱熹说:天以阴阳五行变化生万物,万物禀受天地之灵气以各...
圣学不传,误解甚多,中庸之道算是误解最大的之一,有人“谦虚地”说:“我这个人就是中庸。”有人说:“拒绝中庸,追求完美。”误解在哪儿呢,就是把中,误解成了中不溜,把庸,误解成了...
四书,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四本书,朱熹注解了《论语》和《孟子》,又从《礼记》中抽出两篇《大学》和《中庸》,合称《四书》,写了《四书章句集注》,这是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