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河南
  • 120
    诗(32):哥哥,樱桃红了

    哥哥,樱桃红了, 染红了半边天, 另一半是我两的童年。 童年的高枝长在樱桃树上, 从过往,到而今, 我都不敢攀爬。 树上的你,那样果敢, 压低了枝丫, 也压低了我对未知的惶恐...

  • 120
    诗(30):年轻的农夫(给一瞬我曾爱上的农夫)

    被捆绑着的农夫, 当你的鞋被雨后的淤泥拉扯时, 我看到大地的阴谋。 它企图翻一个大浪, 淹埋你余结的斗志, 你走的每一步路都是陷阱。 那些苹果树的枝丫, 企图划破你的衣襟; ...

  • 感动了

    诗(49):当我老了(亲情,爱情)

    导语这首《当我老了》是一封自白信,写给老年时候的自己。“有一天,当我老了.......”每个人都会老,老到满脸皱纹,老到羸弱的像个孩子。谁会是你心里仍挂牵的那个人呢?谁又会在...

  • 如果简书里有呐喊文学的,算我一个,做炮灰也是愿意的,"革命要流血",我不革命,守住初心,流血我也愿意。请多给文学一点光,扫除大面积商业浮躁文字。

  • 读了你的新小说的第一章,我读到了老一代作家的写作风格,如许地山和余华的作品风格。开篇,关于喉咙里长东西‘,,让人想起了余华的一部小说,<现实一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现实丑陋的描述和揭示充斥全文。小说整体风格沉郁,趣味并不是太强。文中对大脖子病的描述,可以看见作者有不凡的写作功底,可见文笔老道,但这种老道又给人一种有意为之的感觉。在小说里作者了使用较多的方言,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出一个农村妇女的形象,另一个方面也使小说富有真实感,同时带有乡土文学的风格,但尽管如此作者笔下的农村妇女仍有一点失神,究其原因可能与作者经历有关。可以看见,作者也许将表现中国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人情世故作为一个重点。​最后一点,小说年代追述到很早,也写出了六零年代的大饥荒等等,给小说较深的历史内涵,可以看见在老一辈作家的小说中提到60,70,年代的是不在少数,但老一辈作家提的很自然,而在该小说中却给人一种蹭历史深度的错觉。

    ​总的来说,作者写作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平。以下给出几点建议,第一就是作者适当的化蘩为简,使文章变得简单一点,不要过于深涩,第二就是注意小说的趣味性,最后一点就是作者可以稍微让写作慢一点,不要过于求快。
    仅供参考。

    死 第一章 2016年09月24日

    2016年09月24日 天气晴 死亡前的第15天 我快死了,我真的快死了,从我感觉到有东西在喉咙里生长,我就知道会有这天。我们那村虽不大,外人看来可能瞧不上,可我啥病没见过,...

  • 写得轻啊!

    来吧!死亡

    一九四零年,急速地,一颗炮弹冲上了天,很快它就以令人窒息的速度向大地俯冲而去,旋即,大地上盛开了一朵黑色巨大的花。安静地,战壕上没有声音,穿着浅灰的战士在喘...

  • 更新地好快呀!

    长篇乡土小说 《迷障》 简介及目录

    简介 迷障,像床的罩纱一般迷了别人的眼。这些故事是由受过教育的多病的知识分子"刘婧"来讲诉的,她自语活在城乡之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过是在说一群女人的故事,她们不似于后宫...

  • 不错

    迷障 第七章 家庭

    在几近静默之中,又过了一天,直到很晚,已忘记大钟是几次敲响,母亲在我的床沿。若有所思了一会儿,有些惴惴地对我说:“女儿女儿,你睡下了吗?” “女儿?” “女儿?” “婧儿?”...

  • 120
    前一百篇文学创作目录

    不知不觉,来到简书,已经四十天了,它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不曾阅读我的文章或走进我的生活,那以上图片就是一串数字,码字123582字,获赞1501个,粉丝2903个。它们可以有...

  • 不错,语言有点说书的意思。

    二、高手

    高手 1 秋。 寂寥, 数树深红出浅黄。 2 老高是司家镇第一高手。 一旦有人在镇子上找茬,都是老高解决。似乎这世上没有老高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因此,司家镇里的每一个人都很尊敬...

  • 理性思维思考人,来源于西方。与生活视角,往往是不同的观测,但自视深奥,自我深奥。

    电影推荐——《浮城谜事》

    整体感觉来说这是一部讥讽人性的电影,也是一部俗而可耐的电影,俗是因为故事关于婚姻和斗小三,耐是因为细节颇多却又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恰巧符合了电影的名字-浮城谜事。 电影整体...

  • 120
    存在即合理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尼采 <正视生死> 有时候,我会一个人呆在角落里,被时空的磅礴大气所震慑,直至动弹不得。空间越是狭促,生命越是广博,存在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