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0531刘博源
深夜,几盏浑浑的路灯,绕着广场打了一圈薄薄的光,轻的像张被横着撕开的餐纸,安静的,披展在了寒风身上。
他走过一盏灯下。
日子实在太平淡,朋友对他说——那杯没有营养的茶,真让人烦恼该怎么应付。他本不这么想。但此刻抬起头望着路灯,他一顿,突然希望能有冰冷的雪花落在他身上。
他记得以前春日中旬,他曾在这盏灯下,偶然看到一个男孩正和他妈妈争吵。广场上的路人不在少数,但忌着头顶上其实不大烈的太阳,人人却也都隔了一段距离。那男孩大概贪玩之类,赖着迟迟不愿离开。他清清楚楚的听到,男孩稍显怯懦地说自己已经和朋友约好了,就玩完这一次,以后就再也不赖了。作母亲的年纪不是很大,当时不知是什么事情给缠了身,急着想走,也不说话,硬拉着男孩。“回家!”她转过身来大声回复男孩的抵抗,并加大了托拽的力度。他恍惚看见手臂之巅高高飞起的挎包上倏而一现的明利反光,以及男孩那左右迷离的,想逃避众人目光的几滴泪珠。“啪”,男孩的脸上忽然明亮的一声响。
他和当时一样,又低下头默默往前走。
再抬头,仿佛已走了许久。广场边不远处的一家店他曾很熟悉。那是家小面馆——那里曾有过全世界最好吃的面。店门上头挂着的蓝字招牌在风里不住的颤抖,现在只能看见几晕蓝意,那亮眼的蓝色,在黑夜里,可能已经若有若无了。
他默默的看着那家店离他愈来愈近,他的心里突然萌生出一个强烈的想法:要是现在这家店开着,这该有多好!他突然前所未有的想再尝一尝那面条,虽然,现在很晚很晚了。
他年轻时候常常来这家面馆吃面。经营这家店的是一位好客的大叔和这位大叔的女儿。大叔负责厨菜,而他女儿负责掌柜和收拾餐具等等。这里的日子平凡而又朴实。他爱这里的面条,就像大叔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一样。大叔的女儿年龄与他相仿,长相平平无奇,但是和她父亲一样的热情。女孩儿超乎常人的热情塑造了她的与众不同。当他还尚未光临门店的时候,她一眼就能认出广场茫茫人海中他微不足道的身影,并热情的招呼他来吃碗面;当他默默藏在别人的影子后面,独自吃着面的时候,她也易如反掌的听到了那首平凡的歌。女孩知道他不爱讲话,便故意大声与别的客人聊天,聊这家店的起起伏伏,聊他们经营时发生的一些趣事,聊爱好,聊贫穷,聊富贵,以及任何一个适用于这情景的话题。渐渐的,他觉得,自己仿佛对她有了清楚的了解。
看着她女孩那么开朗的与客人交流,嫉妒。他从未如此渴求和人说话的机会。他坐在饭店的角落里,突然听见窗外几只黄鹂鸟在清脆的啼叫,感到心里一股说不上来的滋味。他记得在很久以前,他曾鼓起勇气和她说过几句话。“你.....好。”“诶,来了啊,唉早上好早上好,”她的脸一如既往的灿烂。“坐,来点啥儿?”“招牌面就好。”“行,马上!奥那个就是我向问一下啊,那个你觉得咱家店门的那个蓝色的门牌怎么样,漂亮不?”做面的大叔在旁边苦笑句“哎呦”“啊......漂亮的。”“行,谢谢,谢谢,谢谢。”面对女孩一连串的话语,不常说话的他突然感到无能为力。她不会一直记得我的,她不会记得我的,他在心中默念。
夏末之时,他离开了这家店,再也没来过。
身后,那家店渐渐消失了。
几只扑灯蛾,反反复复的在路灯下徘徊辗转,风吹着灯下稀碎的影儿,好一阵凌乱。他瞟见楼下默然而卧的猫,湿漉漉的下水道,远处提着公文包一闪而过的身影。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凌晨1点。一个绝对有序的时间。没有繁华的街灯,没有重山重水的车辆,。没有关怀与爱,没有百分之六十的利益,也没有游戏外无所事事的闲人。有的只剩下梦,各种梦。无序的梦。美梦噩梦混沌的梦金色的梦,应有尽有。
他喜欢秋天,认为那是最美丽的季节。其实有很多人都喜欢秋天,那个季节有着夏日的余温和冬日先行的寒冷。大片的黄叶像雪花一样繁密的堆落,将平日严正的都市染上好几层闪闪的颜色。这颜色不是纯正的金色,而是红,绿,黄各种鲜丽颜色的混合体。广场上,在这迷迷的幻光中,有人优柔寡断下着象棋,有人牵着猫狗,有人唱着快活而又明亮的歌调。下午的波光像几十丝柔和的织,将广场边的河岸从左到右连的紧实。身着绿色环保衣的清洁工们来来往往,拨开落叶,寻找藏匿的垃圾。他走在路上,迎面一位清洁工。他看到他佝偻的身躯,正细心清扫着路的边缝。他再一看,嘈杂的人群中,又是好几个绿色身影。
他走过最后一盏路灯。投入黑夜。
他在手机上翻出了自己的照片,默默的看着——
那平凡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