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山东
  • Resize,w 360,h 240
    儒家的风格|人性有无问题9

    朱熹提出的“人性本善”的观点在《集注》中随处可见,使许多读书人先人为主地以为“人性本善”就是孔孟的思想。 事实上,那只是朱熹的思想。 只要稍稍用...

    3.3 27 0 6
  • 儒家的风格|人性有无问题8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在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被定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参考书,并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被定为科举考试教科书。 此后六百多年...

    14.2 52 0 7
  • 儒家的风格|人性有无问题7

    孔子对于人性的观察与《尚书》的描述相吻合,而且到今天依然有效。由此可知,孔子是一位哲学家,他不会唱高调,一定是根据实际的经验观察,做全面的思考反...

    14.4 72 0 8
  • Resize,w 360,h 240
    儒家的风格|人性有无问题6

    孔子对人性的描述可谓一针见血:“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15.3 102 0 10
  • Resize,w 360,h 240
    儒家的风格|人性有无问题5

    孔子了解到古人对人性的认识,即世间百姓需要有人领导和教育,如果任其发展,则极易步入歧途。 因此,孔子十分崇拜周公,周公通过制《礼》作《乐》使百姓...

    13.7 97 0 9
  • Resize,w 360,h 240
    儒家的风格|人性有无问题4

    一个小孩天真可爱,为何长大后会变坏?仅仅是因为受到坏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吗?为何只受到坏风气的影响,却未受到好风气的影响?坏风气又是怎样形成的? 在...

    24.1 77 0 7
  • Resize,w 360,h 240
    儒家的风格|人性有无问题3

    《尚书·泰誓》说:“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 百姓靠自己恐怕很难走上人生正途,需要国君的领导和老师的教化。《泰誓》作...

    3.0 38 0 4
  • Resize,w 360,h 240
    儒家的风格|人性有无问题2

    孔子思想承先启后,我们学习孔子思想,一定不能忽略他受到古代经典的影响和启发。 古代经典中是如何界定人性的?如果不说清何谓人性,那么要求百姓接受教...

    18.8 83 0 9
  • Resize,w 360,h 240
    儒家的风格|人性有无问题1

    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篇》),意即传述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相信又爱好。 而且孔子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

    13.9 56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