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notebook default
24篇文章 · 32323字 · 0人关注
  • 《计算机与人脑》:我是一名数学家

    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未来的梦想,还是成为一名数学家? 我在小的时候,就曾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现在回想起来,也不知道当时想的“科学家”,是哪一个领域...

    5.1 433 0 11
  • 《计算机与人脑》:天才少年冯诺依曼

    《计算机与人脑》的主篇章,比较短,不足以撑起一本书。本来人家就是个演讲稿,并且还没有完成。对于出书方而言,太薄的书是没有办法卖的,所以在书的后面...

    7.2 918 0 12
  • 《计算机与人脑》:人脑的语言不是数学的语言

    我们想当然的,会把自己认知内的事物,去套用到未被认知的事物上。这一方面是人类发展成长的天性,另一方面也确实容易误导。冯诺依曼的最后一章,就在表达...

    4.0 392 0 11
  • 《计算机与人脑》:神经系统的逻辑结构

    所有的人造自动化系统,都是逻辑+算术的。似乎人类很偏爱算术。我们喜欢量化事物,比如温度、湿度、高度等等。人类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思维的习惯,就是喜欢...

  • 《计算机与人脑》:代码及其在机器功能的控制中之作用

    冯诺依曼在这里提到了“代码”,也是挺有意思的。他那个时代,指令还需要打孔纸带等的输入,中高级语言顶多算是个雏形,在这里提到的“代码”概念,自然与...

  • Resize,w 360,h 240
    《计算机与人脑》:神经系统的数字部分和模拟部分

    神经系统,是数字部分与模拟部分的结合。它既不是完全数字化的,也不是完全模拟化的。 我们来看一下神经脉冲的实现。首先,从神经脉冲的激发模式来看,它...

  • 《计算机与人脑》:神经系统的记忆问题

    “这个问题,现在还是基本上没有得到解答”。 这是该章最后的结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神经系统如何最终实现了记忆的呢?它们存储在哪里?按当时的科...

    4.8 240 0 11
  • Resize,w 360,h 240
    《计算机与人脑》:刺激的判据2

    神经元根据其不同的工作位置及公用,可以划分为外接收器和内接收器。外接收器是接收来自于偏外部的刺激,如光、声、压力、温度等,而内接收器就是接收来自...

  • 《计算机与人脑》:刺激的判据

    在这一章,冯诺依曼谈的是相对于之前的抽象的简单化与理想化,神经元实际工作的方式会更复杂。 比如,在之前的抽象中,神经元的刺激是由脉冲诱发的,而事...

文集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