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一、概述 看重儿童前恋母期。 精神分析理论是父亲占据核心地位,而客体关系理论则是母亲。 客体:指人类,本质上是基于和他...
![240](https://upload.jianshu.io/collections/images/1696241/crop1544832051926.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240/h/240)
第一章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一、概述 看重儿童前恋母期。 精神分析理论是父亲占据核心地位,而客体关系理论则是母亲。 客体:指人类,本质上是基于和他...
第二章 客体关系的发展(一) 分裂与个体的发展 儿童和成人都非常关心自己是否被人接纳,这些关心在其根本上是“好”和“坏”的内在冲突。好和坏的分裂...
第二阶段:想像分裂 虽然关于母亲的第一个稳定的心理表象或许直到儿童五个月或六个月大时才变得明显,但致力于“母性想像”的能力早在一个月或两个月大时...
第三阶段:自体分裂 一、分裂的发展 1.可以通过语言召唤母亲,而不再只能通过想像,可以使母亲卷入内部对话中。视觉存在的内在母亲表象的语言化。在这...
第四阶段:认同分裂 开始于儿童期,延伸扩展至整个成年期,或许还可以被认为是伴随成人一生的发展阶段。自体成为儿童安全感的源泉,并且是儿童更加努力地...
第三章 客体关系病理学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精神病理被看成是自体构成的困扰。症状、心情的改变、对世界扭曲的知觉——这些都可以用个人的客体关系以及这...
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是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行动或作出反应的人际行为模式。涉及了对他人行为和情感的操纵。 投射性认同的投射源自内在世...
投射性认同的类型 一、依赖 显著特征:表达持续的无助感。 常说的话:你认为如何、我应该怎么做、你可以帮助我……吗?、我似乎无法靠我自己来做这件事...
二、权力(你需要被照顾,与依赖正好相反) 显著特征:在他人身上诱导出软弱感和无能感。 常说的话:完全照我说的去做;服从我的领导;就这样做;遵从我...
三、情欲 显著特征:通过性来建立和维持关系。 特点:性本身是关系,而不是关系的一部分。 具体信息或沟通:吸引并使其产生性激动。与性亲昵行为的关系...
专题公告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