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根之在上者,中半已上,气脉上行,以生苗者为根。 中半已下,气脉下行,入土者为梢。 当知病在中焦用身,上焦用根,下焦用梢。 经曰:根升梢降。

收录了6篇文章 · 1人关注
凡根之在上者,中半已上,气脉上行,以生苗者为根。 中半已下,气脉下行,入土者为梢。 当知病在中焦用身,上焦用根,下焦用梢。 经曰:根升梢降。
黄连、黄芩、知母、黄柏, 治病在头面及手梢皮肤者,须酒炒之,借酒力上升也。 咽之下,脐之上者,须酒洗之; 在下者,生用。 凡熟升生降也。 大黄...
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 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 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热补,寒凉泻。 肺大肠:味酸补,辛泻;...
苦药平升 微寒平亦升 甘辛药平降 甘寒泻火 苦寒泻湿热 甘苦寒泻血热。
五脏五味补泻 肝 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以酸泻之(赤芍药),实则泻子(甘草)。 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虚则补母 心...
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 太阳蔓荆, 阳明白芷, 少阳柴胡, 太阴苍术, 少阴细辛, 厥阴吴茱萸。 顶巅痛,用蒿本,去川芎。 肢节痛...
专题公告
摘录有用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