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农民大国,却不是农业大国,也就是说农民占据的主要人口,可是农业生产水平却受到农业劳动力过剩的制约。 当前中国农民阶层与农...

中国是农民大国,却不是农业大国,也就是说农民占据的主要人口,可是农业生产水平却受到农业劳动力过剩的制约。 当前中国农民阶层与农...
1947—1949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通胀,原因是财政支出远高于收入,60%支出为军费,超发货币导致物价快速上涨。 应对措施: ...
1929—1937年是电气化学科技周期的萧条期,以1929年的美国爆发大危机为起点,从经济生产领域蔓延到货币发行。 1920—1...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在书中提出社会分工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 通过劳动分工,人们可以专注于技能的培养,完成...
根据价值理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这是经济学的基础。在私有制产生后,劳动与资本分离。 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初,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是共...
1980年代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处于衰退与通胀的之中,只有一个国家例外,那就是日本,整整十年是日本高速发展的十年,一直持续到1991年日本人横井英...
科技是生产力水平的动力,它会带来社会分工的变化。人们从事不同的职业,人们通过长期的训练,获得特殊的职业技能,在社会分工中占有自己的位置,通过交换...
财政的基础就是税收,是从本国的居民处征收,用于军费开支,基建投资,官僚机构工资支出等。税收也有着转移支付,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 在历史实践中...
自1978年开始,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根本目的在于激活劳动积极性,发展生产,满足人们的需要。 改革从放开各种限制进行价格改革开始的。农村...
1978年中国开始计划经济转型,核心是进行价格改革,即由计划定价转向市场定价,在《1980年代的苏联计划经济转型》中,我们讨论过,苏联意图通过5...
专题公告
五十年科技周期